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语文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练习(全国通用)(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解析 延:邀请,召请。 答案 C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3分) 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②复以细故烦御史 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④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 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②⑤ C.②③④

B.①④⑥ D.③⑤⑥

结:聚合。 延:招聘。

赞:辅佐。

解析 ①说其孝,②说其劝皇帝讲信用。 答案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觉察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解析 “被诬贪污行贿”“依法释放”文中无依据。 答案 C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注意“奏罢”“有司”“列部”的翻译。②注意“裘帽”“复遣”的翻译。 答案:①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②皇上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 【参考译文】

熊鼎,字伯颍,是临川人。元末时在乡试中举,执掌龙溪书院。江西发生寇乱,熊鼎聚合乡兵自守。陈友谅多次胁迫他投降,他不理睬。邓愈镇守江西,多次邀请他来相见,惊奇于他的才华,向皇上推荐。太祖想授给他官职,他用母亲年老需要赡养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参与谋划军事。母亲去世后熊鼎守孝期满,皇帝召他到京城,授予他德清县丞(的职位)。松江平民钱鹤皋反叛,邻近地区大为惊恐,熊鼎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升任起居注,奉诏搜求可以引以为戒的旧事例,写在新宫殿的墙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广信回来,将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上奏皇帝,皇帝要派御史去察访他们。而当时已经颁发大赦令,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要求不派御史)都未被采纳,熊鼎偕同给事中尹正进言说:“朝廷在四方广布信用,又因小事派出御史,会失去信用,而且亵渎天威。”皇帝沉默了好久,终于没有派御史去。洪武元年,新设浙江按察司,熊鼎任佥事,分管台州、温州。台州、温州自从被方氏窃据以后,聚集了伪官悍将两百多人,都非常凶暴蛮横。熊鼎将他们全部迁到长江、淮河之间,百姓才安定下来。平阳知州梅镒犯了贪赃罪,(自己)不停地辩解,几百个平民都申诉知州无罪。熊鼎正要听从民意释放他,有一个小吏向熊鼎禀告道:“如果释放了知州,(皇上)问起我们徇私故纵罪来怎么办呢?”熊鼎叹息说:“法律是用来诛杀罪人的,我敢因为怕被责罚而诛杀无辜吗!”释放了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宁海平民陈德仲肢解了黎异,黎异的妻子多次上告不得申冤。熊鼎就逮捕了陈德仲,审讯得知实情,立刻就治了他的罪。这年秋天,山东刚刚平定,皇帝设置了按察司,又叫熊鼎做佥事。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坏,于是命令郡县各备两份日历,每天记下所处理的诉讼钱粮等事,一份留在郡县,一份上报御史台,递相更换,按日历查考,下面的官吏没有敢隐瞒的。八年,西部的朵儿只班率领部落来归附,

调熊鼎为岐宁卫经历。到了那里,熊鼎发觉敌寇是假投降,他悄悄地将情况详加论列,报告皇帝。皇上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熊鼎动身后,敌寇果然反叛,胁迫熊鼎折回北方。熊鼎对他们申明大义,斥骂他们,于是与赵成和知事杜寅都被杀。 考向二 杂记类

一、(2015·浙江卷,16~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9分)

太平州学记 [宋]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

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摇。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历阳张某记。

【注】 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侯,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坎而置之屋壁 .B.当涂兵之冲 .C.侯下车 ..

坎:挖洞。 冲:突袭,冲击。 下车:初到任。 赡:足,够。

D.力不赡耳 .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学习文言文时就要养成梳理和积累文言实词含义的习惯。常见方法有:语法推断、语境推断等。B项“冲”为侵犯之意。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项,第一个“也”表判断,第二个句末助词,表感叹。B项,第一个“则”表顺承,第二个表转折,却。C项,“而”表修饰。D项,第一个“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故能事济而功成。

C.文末感叹,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太平州学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并非只有王秬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而是其他人也能认识到,却不能像他那样去。

答案 B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先 是 郡 将 欲 楼 居 材 既 具 侯 命 取 以 为 阁 辟 其 门 而 重 之 凡 学 之 所 宜 有 无 一 不 备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正确断句的能力。断句时应先初步了解语句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结构特点和语言标志,先断开容易理解的语句。

答案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的辅,力求字字落实,做到“信、达、雅”。本次翻译题比较简单,没有出现较复杂字词。第一句主要考查“略”的“大致”之意和“孰”的“哪一个、还有什么”之意。第二句主要考查“已”的“完成、结束”之意,“兵”的“战争”之意。

答案 (1)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2)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 【参考译文】

治学,自古以来的大事啊。在宗庙读书学习来祭祀孔子,这是后代的礼制;在书阁之中学习,收藏天下书籍,这是古今相通的道义,做臣子的应恭敬以待啊。当涂在江淮间是名郡,有沿学的风俗,但却无教授传道之处;有宗庙,但无祭祀之地;有天子之书,却放置在低陷不平的房屋内。甲申这年的秋天,直秘阁王侯秬来担任太平州知州,当时正有水灾,堤防全被毁坏,老百姓困苦吃不上饭。到了冬天,又有边防战事,当涂兵侵犯,朝廷上下都为之震惊。

王秬上任后,实施救灾的政策,防备敌人的策略,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让挨饿的吃饱饭,毁坏的堤岸得以修筑。十万火急的文书不时地到来,王秬都一一沉静应对。第二年春天,议和之事成,改年号乾道,将要在学校举行祭祀典礼。王秬对教授沈瀛说:“治学的事也应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考语文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练习(全国通用)(7)在线全文阅读。

高考语文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练习(全国通用)(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920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