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管理经济学》杨俊青 - 图文(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表1.4: 施肥量和收益的关系

每亩施肥 量 (公斤) 预期每亩 产量 (公斤) 每亩边际 产量 (公斤) 边际收入 (元) 边际成本 (元) 边际利润 (元)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0 30 38 43 46 48 49 49 — 10 8 5 3 2 1 0 — 150 120 75 45 30 15 0 — 30 30 30 30 30 30 30 — 120 90 45 15 0 -15 -30 当每亩施肥量是50公斤时,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相同,这时,农场主获利最多。(解题过程略,结果见表1.4)

2.有约束条件下的最优业务量的确定 其规则为:

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收益最大;

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成本最低。

例题2:某企业的广告费预算为110万元,打算分别用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广告。经调查,这三种媒介的广告效果预计如下表1.5,假如每做一次广告,电视电台和报纸的费用分别是30万元、10万元和20万元。问:应如何在不同媒介中分配广告预算,才能使总广告效果最优?(解题过程略,结果见表1.6)

表1.5:广告效果和广告费用关系

做广告次数 电视 4 3 2.2 1.8 1.4 能使销售量增加(万元) 电台 1.5 1.3 1 0.9 0.6 报纸 2 1.5 1.2 1 0.8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表1.6:计算结果

选择的广告 每元的边际效果 边际效果 排序 1 2 累计广告费(万元) 电台第1次 电视第1次 1.5/10=0.15 4/30=0.133 10 40 电台第2次 1.3/10=0.130 3 50 电视第2次 电台第3次 3/30=0.100 1/10=0.100 4 4 80 90 报纸第1次 2/20=0.100 4 110 本例题反映了在有广告费用约束条件下的决策过程,每一次广告费用在不同媒体的分配是按照每一元广告费用在不同媒体中的广告效果即边际效果来决策的。

案例分析:

企业资源有两种,一种是有形资源,即人力、物力、财力等;另一种是无形资源,即时间、信息、知识等。管理经济学告诉我们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并壮大,不仅取决于企业资源的数量规模,而且取决于企业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而如何充分调动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实现企业资源的整体优化配臵,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得以可持续发展,甚至是超常规发展,正是每个企业及企业家必须不断探索的。 北汽福田公司的成功有赖于其资源优化配臵的三级跳。第一步是福田公司的前身主体山东诸城机动车辆厂无偿划归北汽摩公司。通过这成功的一跳,北汽福田公司成功地实现了国有存量资产的调整,使北汽福田公司在农用车市场上后来居上,为北汽福田公司农用车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用车产量由1993年的2 000辆至1994年的5 000辆,而1995年则发展到9 000辆,跃居同行业之首。诸城厂与北汽摩公司合并,企业内部资源得到合理配臵,盘活了存量资产。但是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内部资源毕竟有限。农用运输车行业的发展,国家不可能给予增量投入,企业要走低成本、高效率发展的路子,就必须充分利用社会存量资产,通过存量调整、资产重组求发展,这是福田公司发展史上具有战略意义的第二步,即1996年由北汽摩公司、江苏常柴集团100家法人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重组。这第二步,实现了社会存量资产的优化组合,使实物资源、货币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臵,解决了北汽福田公司发展中的许多关键性问题。第三步是积极申请发行股票,并上市成功,实现了从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跨跃,即把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及无形的存量资产变为可以增值的资本,通过流动、裂变、组合等资源配臵方法进行有效的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增值。这三跳中最关键的一跳是三级跳,极大地提高了北汽福田公司的资源配臵能力,为其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北汽福田公司成功的三级跳,使社会资源和内部资源得到了合理配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发展的新路子,体现了资源优化配臵的强大威力,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本章小结

管理经济学的任务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经济学角度的分析,因此,我们的分析也应该是“目标导向”的,也就是说,是以企业经营决策中所遇到的问题为导向的。

管理经济学可以看作是企业管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将管理经济学列为企业管理学的“工具”课程,因为它包括了某些经济理论、方法和分析技术,可为以后在各门职能课程中加以应用作好准备;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它列为综合课程,因为它把各门课程结合在一起,不仅罗列了各种职能在企业争取达到经营目标的过程中如何相互作用,而且指出了企业与其所处的环境怎样互相影响。

管理经济学是把经济理论和各种分析工具应用于解决企业所面对的决策问题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管理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

企业的决策程序涉及五个步骤,即辨识问题和界定目标、确定策略、设计方案、评估方案以及方案的执行与监控。但企业决策受到两种约束:外部环境和内部组织与资源约束。 不管企业的具体目标是什么,都应该力求以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提供其产品或服务。长期利润最大化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拥有很强的长期可持续盈利能力。

思考题

1. 什么管理经济学?怎样理解管理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2. 什么是边际分析方法?在管理决策中使用边际分析法有什么意义? 3. 联系实际,谈谈管理决策中的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二章 管理经济学的预备知识

——供求曲线

学习目的:

1.掌握市场经济规律

2.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熟练分析市场的影响要素。 导入案例: 中国2007年猪肉涨价背后的原因 2007年5月份开始,国内市场的猪肉价格突然出现了持续上扬的趋势,到5月下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白条猪肉每公斤平均批发价达到16.53元,较5月11日上涨了16%。国家商务部和各地政府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到6月份,各地猪肉价格开始回落并趋于平稳,然而这样的状况仅仅维持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07年6月底7月初,各地的猪肉价格再次开始上涨。7月4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每公斤平均批发价上升到17.83元,到了7月11日这一价格又再次上升到18.57元。全国范围内的肉价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猪肉价格的上涨?高价猪肉还将持续多长时间呢?猪肉涨价引起许多老百姓的不满,这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然而关注这个现象的人不仅仅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虽然许多中国观察家对中国股市崩溃带来的不良后果感到烦恼,国家总理温家宝,似乎更担心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所引起的社会不安。全国平均肉价比2006年上涨50%,这引起了强烈的不满。温家宝竟然参观一家农场,表明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温家宝承诺政府将采取行动确保猪肉供应充足。为稳定价格,如有必要,可以动用国家储备肉,包括冷冻肉和生猪。猪肉是中国的主要肉类。人均猪肉消费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除了德国)。它几乎占中国菜篮子消费的4%,但在德国只占不到1%。上涨的猪肉价格可能在未来几月抬高中国的通货膨胀率。 为何价格高涨?主要原因是,供求不平衡。引起供求不平衡的原因又有以下几种观点: 1.有人称最近猪肉价格上涨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由于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此前发生猪热病,及部分地区其他猪病影响,全国猪源出现短缺。2007年上半年内玉米、豆粕等猪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加上不少内地市场从生猪收购到屠宰,再到市场销售,中间环节多,费用高,令养猪户利润空间薄,不少农户在前一轮就淡出这个行业,所以养猪的人越来越少。?往年踏入五六月热季生猪市场开始进入淡季,但在以上两种因素之下,各地猪肉价格出现淡季逆势增长。这种情况多年未出现了。?业内人士表示市场猪肉需求量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猪肉价格仍有继续提高的可能。 2.还有人说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全球粮食价格上涨造成饲养成本增加。不仅是中国人要付出更多的钱买猪肉。伦敦的资本经济公司(Capital Economics)指出,美国猪肉的价格也比2006年上涨了50%。 经济学家们应该还记得过去的?猪循环?(hog cycle)——在经济发展的早些年学习到的。这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市场的价格受周期性涨跌的影响,因为在价格变化和生产之间的反应滞后。中国现今的猪肉价格并没有比2004年时的最高点高太多。当时的高价格促使农民大量饲养(生猪),在两年内价格大幅下跌,反过来又令农民不愿养猪。

3.商业部对这段时间猪肉价格一直飙升,其解释是: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2006年上半年受疫病和市场供需变化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一些养殖户为减轻损失,缩减养殖规模,而2007年6月份后,虽然猪肉价格逐步回升,但养殖户的补栏进度比较缓慢,导致目前生猪存栏水平较低,市场供应少。二是今年以来,玉米等主要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增加。 4.农业部在表示和商业部大致意见之外,还指出猪肉价格上涨原因是:市场需求拉动。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1—4月,农村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5.1%,北京市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0%。 5.经济学家认为:应该说商业部和农业部的分析总的来说是对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停留在表面的经济学分析,和猪肉涨价的实际扣得不紧。猪肉涨价,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自然是取决于三个方面:猪肉生产、猪肉流通和猪肉消费。决定价格的决定因素应该是供求关系。 那么我们国家这次猪肉价格上涨原因是否真的是供求关系失调,是求大于供呢?特别是像农业部说的?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呢?另外,进一步追问,这次猪肉涨价,到底谁得到了实惠呢?促进了谁的经济增长呢?这样追问一下,商务部和农业部的解释就远远不够了。因为他们的解释看到了生猪生产的减少,而没有揭示生产减少的本质原因。生猪生产减少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套一句古诗来说明:?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是古人写的养蚕人反而自己穿不上绸缎。那么今天的养猪人,是否真的属于?消费需求增加?的那个行列呢?答案是否。猪农养猪主要的目的是赚钱。但能否赚钱并不取决于他本身。一是生产成本,如果生猪收购价格赶不上饲料价格上涨,那么他养得越多,亏得越大;而是他无法控制生猪出售价格,猪肉出售价格取决于屠夫。屠夫在自然调节外,多半采取人工调节,也就是囤积居奇,垄断市场价格,低进高出。不管肉卖多少钱,生猪收购价格依然下跌。猪农应对这样的唯一办法自然是少养或不养,来减少经济损失。换句话说,猪农养得多是亏得多,养得少反而亏得少。而猪农自身一般是不参与猪肉消费的:这对他们来说再便宜也是奢侈品。农村经济发展基本上是自然经济,也就是自然调节。猪肉也好,蔬菜也好,短期内农民可以分享涨价带来的实惠,更多的时候是吞下生产大于需求的苦果。所以农民唯一的方法是学乖了,不搞农业了,去打工,当农民工。这就苦了市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我们已经看到多次全国范围的黄色警告:大米涨价、蔬菜涨价、基本消费品涨价……生产少了,自然是没有利益,生产多了,反而可能亏本。还不排除各种生产中出现的疾病、气候等因素,这些都要由农民自己来承担。政府如果不能成为信息政府、责任政府,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那么这种供求失衡的状况将会更加频繁地发生甚至走向更严重的极端:到时候,有钱人再有钱也买不上国内的肉了,只能仰赖进口的洋货了。等到哪天蚕农觉醒了,反正自己也穿不上罗绮,他就不养蚕了,那么还会不会?满城尽披罗绮者?的繁荣景象呢?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呢?你是否能判断2007年下半年猪肉是否会继续涨价?其原因是什么?根据呢? 资料来源:http://www.fao.com.cn/info/14_49_467199.html, http://hi.http://www.wodefanwen.com//?°??ììì?/blog/item/815f838686977d3d66096e7e.html http://www.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64&ID=207010,作者略有删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管理经济学》杨俊青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管理经济学》杨俊青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116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