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合同的商谈,避免合同缺陷的发生。
3)对建设单位签订的各项合同进行履约分析,预测各份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纠纷,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4)针对履约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公正地解释合同条款含义。
5)根据建设单位的授权,处理工程变更或合同外增加工程量的有关事宜;对重要、重大工程变更及时准确向业主、政府监督部门及承包人进出预警、积极预防索赔事件的发生,减少业主的索赔损失,努力减少合同纠纷,确保承包合同顺利地履行。
6)协助业主处理与项目有关的索赔事宜及合同纠纷问题。
7)根据合同的有关规定,在合同履行前督促承包单位进行保险,并对保险的种类、数额、有效期、保险单及收据进行核查,并将核查记录呈报建设单位。 2、合同管理中的有关问题
1)合同的转让和分包
在工程承包合同实施的过程中,未经建设单位的事先同意,承包单位不得自行将全部或部分合同转让给他人。但如果在总包合同中已列入有关分包条款,表明建设单位已经批准;如果是在工程开工后再分包时,必须经监理审核分包单位的资质,然后报经建设单位的批准。
2)施工合同的档案管理
监理机构应协助建设单位做好施工合同的档案管理工作。工程项目全部竣工后,应将全部合同文件加以系统整理,归档保管。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对合同文件,包括有关的签证、记录、协议、补充合同、备忘录、函件、传真件都应按归档要求系统分类,报送建设单位统一管理。
3)有关索赔问题的处理
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索赔,但是最易发生、处理难度较大、较为复杂的情况发生在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在处理合同双方所提出的索赔时必须以合同为依据,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审查索赔的要求是否正当,公平处理合同双方的利益纠纷。监理工程师必须重视积累一切可能涉及索赔论证的资料,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及时、合理地处理索赔。
4)有关工程变更的处理
对工程变更(包括施工、建设单位和监理机构对设计的修改意见)通过建设单位请设计单位研究确定后提出修改通知,并须经监理工程师会签后交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工程师会签有关各种设计变更,应侧重审查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是否有不利影响,如发现有不利影响时,应明确提出监理意见,必要时提出书面意见向建设单位反映。
5)承包人违约处理的措施
监理工程师确认承包人违约后,及时上报业主,并书面通知承包人,督促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予以弥补与纠正;严重违约者,协助业主采取措施以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第六节 信息管理工作内容
信息管理就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存储、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 称。信息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有组织的信息流通使决策者及时准确的获得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 1、信息管理的内容
1)明确工程建设监理信息流程。工程建设监理信息流程反映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参与单位、部门之间的关系。为了保证工程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监理工程师
应首先明确工程建设监理信息流程,使监理信息在工程建设监理组织机构内部上下级之间及监理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流动畅通无阻。
2)建立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编码系统。监理信息包括文字、报表、图纸、声像等,涉及大量的信息,对它们进行编码,一是便于对数据进行存储、加工和检索;二是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三是可以大大节省存储空间。
3)及时收集工程建设监理的信息。工程建设监理信息是监理工程师实施监理、提供咨询的重要依据,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及时性、完整性、可靠性是信息收集的一项重要工作。
4)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的加工整理和存储。通过对信息的加工整理,可以掌握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各方面的进展情况,还可以预测工程建设未来的进展状况,为监理工程师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5)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的检索和传递。完善健全的检索系统可能使报表、文件、资料等保存完好,又查找方便。信息通过传递才能形成信息流,只有信息流渠道畅通无阻,监理工程师才能及时得到完整、准确的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支持。
6)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的使用。信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使其更好地为监理服务。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要按照监理工作的实际要求,以各种形式提供给各类人员,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 2、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负责本工程项目各类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保管。
2)进行本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合同管理、安全管理的资料传递和收集整理,每月底书面(监理月报)向业主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3)监理工程会议制度,整理各类会议纪要。
4)定期整理各种监理报表
5)督促设计、施工、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及时整理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并按有关规定上报有关单位。
6)工程竣工后,根据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规定,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编、归档管理。 7)对监理资料管理的要求是具有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闭合性和追溯性。
第七节 安全监理工作内容
1、监督各施工单位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监理部应健全安全监理机构,总监是安全监理的负责人,监理机构内配有持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定期检查。在整个监理机构内部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熟悉法律、法规、条例及省、市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通知,加强监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防患于未然。
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总监、负责安全的监理工程师安排下做好自己分管部分的安全监督。
2、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
3、由于本工程技术难度大、参建单位多、交叉作业面广,须建立总体配套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各单位再衍生出各自的安全体系,通过网络进行管理和沟通。
4、监理规划、监理细则要体现监理对安全的监理。要建立监理内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必要的奖罚制度,增强监理人员的责任心。
5、根据总进度计划,总监要组织制定防止人员伤亡的控制预案,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及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案,把安全风险降到最小。
6、监理人员要认真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有关安全的章节,在报给总监
审批的同时,书面写出自己的意见,对有疑议的地方,反复讨论,直到达成共识。
7、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在监理工程师意见的基础上再次把关,签字要特别慎重。对经验不足、风险又大的安全措施要适时召开专家论证会,召集各方人士由粗到细,先识别安全隐患,逐项列出导致安全事故和各种因素,然后再由细到粗,经过分析评价,找出相应预控措施,再逐个排除,直到抓住主要安全因素,制定一套甚至若干套预防方案、损失方案和应急方案,有把握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通过该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8、监理的任何指令都要力争做到准确无误。这就要求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除了具备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外,还要不断地了解国内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发挥自身的综合技术优势,全力支持现场监理机构的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处理能力,在科学的基础上敢于果断拍板,并保证监理指令的正确性。
9、监理机构对安全监理的另一个重点是对已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变更。这类情况往往是由于突发事件或原方案缺陷造成,时间矛盾较突出,监理一定要坚持各级审批的程序,吸取由于施工方案变更而导致重大工程事故的教训,努力做到头脑清醒,冷静地做出判断,力戒顾此失彼,杜绝由于监理的错误指令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10、建立重要施工方案的安全论证会制度,请专家与有关单位专题讨论一些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损失影响面广的施工方案。
11、协助业主把安全风险降到低,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督促承包单位向保险公司投保,当工程一旦出现重大损失后可从保险公司及时得到赔偿,使工程能按进度计划不中断地稳定进行。
12、合理审批进度计划,慎重讨论赶工方案,避免夏季中暑,冬季冻伤,疲劳作业或用电超负荷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室外供热管网监理大纲(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