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六年级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诗词》(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春行即兴

唐五代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赏析】“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

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流复向西。”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好任其自开自落罢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啊

赋新月

唐五代? 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赏析】是一首描写月亮而不直接写月亮的古典诗词:这首诗的小作

者借咏新月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新月如弯弓还没有到半个圆,却分明在天边斜挂着。人们不要小看它只像弯弯的眉毛,等到十五夜,它会团圆完满,光照天下。诗的意思是说,别看我现在年纪小,长大了可要做光照天下的大事业。

听邻家吹笙

唐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作者】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

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译文】吹笙的声音如隔着彩霞从天而来,不知墙外究竟是哪一家。

重重大门紧锁无处寻觅,但心中猜想其中必有千树的桃花。

宿石邑山中

唐 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赏析】这首七绝以极简炼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

色。前两句写傍晚投宿所见山之景,后两句写晓行山中所见天之色。 起句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低。第二句写远眺情景:摩天的山峦连绵不断,飘荡的晚霞忽淡忽浓,忽明忽暗,给重峦叠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三四句是这首七绝精妙传神之笔。第三句写踏上旅程,透过参天大树的缝隙窥见朗月高悬天中;当旅人缘着山径行进,随着峰回路转视角的变换,刚才还可以看到的明月突然隐藏到浓密的树中去了。最后一句“秋河隔在数峰西”,一笔带过,戛然而止。这两句一详一略,一实一虚,把近景远景、明暗层次、时间空间安排得井然有序,将所描绘的景色熔铸在俊美流畅的对句中,给全诗增添了富有特色的艺术魅力与和谐悦耳的音乐效果。

送人游岭南

唐 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译文】少时离开家乡去作万里旅游,岭南的风景到了深秋还郁郁葱

葱、生气勃勃。行路两旁有绿竹红花,就是猿猴长啸,听起来反而会感到幽静。

巴女谣

唐 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 记得芭蕉出槿篱。

【赏析】这首诗描绘一个巴女唱着《竹枝词》,放牛时那种无忧无虑

心情舒畅的情景,就象是一幅情趣盎然的小小风俗画,令人读来有心旷神怡之感。

洛桥晚望

唐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译文】天津桥下的冰是刚结不久的,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

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少年行

唐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赏析】弓背如彩霞明亮,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迎着秋风跨上

战马奔驰出咸阳。不收复湟一带失地,我誓不回头眺望故乡。 这是一首出征诗。诗的前两句刻画了青年将士的飒爽英姿,后两句写出了收复失地的决心。全诗主调高昂激越,洋溢着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牧童词(朝牧牛)

唐 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六年级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诗词》(3)在线全文阅读。

小学六年级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诗词》(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577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