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
“走得很仔细”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怕因闪失给孩子和老人带来伤害。“整个世界”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是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是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作为中年人,起着顶梁柱的作用,从家庭到国家,都是如此。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03拓展阅读
我们是两条兀自流了多年的河
范泽木
①他是我同母异父的弟弟,比我小十岁。他出生时,肉嘟嘟的,闭着眼睛,不是睡觉就是钻到母亲怀里喝奶。我兴奋地抱起他,他居然哇哇大哭起来。我觉得索然无味,吃过饭就回到外婆家。
②再次见到他已经是第二年寒假。母亲带他到外婆家小住。有一回我在吃西瓜,他叫我帮他拿块西瓜,我说你自己拿。他突然将我手中的西瓜拍落,随即又拿起桌上的西瓜朝我砸过来。他居然力大无比,且扔得精准无比。西瓜狠狠地击中我的左眼,我顿时眼冒金星。我火冒三丈,也拿起西瓜朝他扔去。我用力很猛,但没准备扔中他。可他却躲闪着低下头来。于是西瓜正中他鼻子。我承认确实用力过猛了,他顿时鼻血直流,哭号不止。那一次,母亲给了我一个耳光。我大吼:“街坊邻居哪个不说他吵的,有这么吵的小孩吗?”母亲颤抖着说:“他是你弟弟,你都这样对他,别人怎会对他好?”
③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看着滴在地上的鼻血,我想跑过去安慰他,抱抱他,但最后还是沉默着倔强地走出门口。工作之后,我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我没有与他通电话,也没和他见面。我很少对人说起他,我们像两条永无交汇的河流,兀自流淌。
④他读初二的第二个学期。
⑤“你快来学校一趟吧,你弟弟把别人打伤了。”我顾不得向单位请假便跑到他学校。他站在办公室,脸上红一块紫一块,想必是打架的后果。我气急败坏地问他:“你怎么可以打架呢?”他双手摸着裤管,一声不吭。我买了些水果,和他一起去同学家道歉。他站在同学家里,像块石头一动不动。我推了推他道:“你把人家打伤了,快道歉啊。”他把我的话当成耳边风,依然一声不响。我喊道:“你到底道歉不道歉?”他红着眼睛,眼眶里马上聚集了泪水。“他说你写的书是垃圾!”说完后,他失声大哭起来。他可怜巴巴地抽噎着,瘦弱的肩膀频频抖动。我愣了半晌,鼻子一酸,再也说不出话。
⑥他读高一那年秋天,我带他与他的一些同学去安顶山野炊。在山脚驻了车后,我们挑着东西上山。吃过午饭后,他的同学们回家了,我与他在山道上闲逛。不久后,空中突然乌云滚滚,厚重的雨云几乎要擦到我的额头。他带了伞,我却没有任何雨具。他夺过我挑着的炊具说:“你快跑到车上等我,我有雨伞,我来挑。”我说:“我挑,下山要不了几分钟。”他倔强地说:“没必要两个人一起淋,你快到车上等我。”他此刻像极了我,带有不容拒绝的意味。我一路飞奔,终于在大雨来临前跑上车。大雨紧接着我的脚步而来,那雨如泼如倒,使我根本看不见十米外的情形。过了十多分钟,我看到他的身影朝我移来。他皱着眉,眯着
16
眼,挑着炊具一路小跑。雨伞像小花一样随风摇摆,他早已浑身湿透。
⑦我突然泣不成声,眼泪如大雨蒙住车窗一般蒙着我的眼。我和弟弟,像两条河流,在历经许多曲折后终于一起奔流。
10.根据第②③段所叙的事件,写出其起因和经过。【梳理情节】
起因:吃西瓜时,弟弟叫我帮他拿块西瓜,我说你自己拿,惹弟弟不高兴。 经过:弟弟用西瓜砸中我的左眼,我用西瓜将弟弟的鼻子砸出了血。
11.选文叙述了与弟弟相关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概括文章内容】 (1)小时,扔西瓜砸中弟弟的鼻子,被母亲责打;(2)初二时,因同学说“我”的书是垃圾,他和同学打架;(3)高一时,安顶山野炊遇雨挑炊具湿透了全身。
12.下列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他夺过我挑着的炊具说:“你快跑到车上等我,我有雨伞,我来挑。”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通过语言和动作“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弟弟在大雨来临时对“我”的关心。
1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第③段第⑦段画线句分别有什么含义?【句子的含义】 我们像两条永无交汇的河流,兀自流淌。
我和弟弟,像两条河流,在历经许多曲折后终于一起奔流。
(1)“我”和弟弟交流少,亲情疏远而淡漠,心中有深深的隔阂;(2)在成长中,“我”和弟弟冰释前嫌,“我”也被弟弟所表现出来的亲情感动着,淌过亲情之河的我们一起沐浴着亲情,无比的幸福。
14.说说标题“我们是两条兀自流了多年的河”的妙处。【标题的含义】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新颖独特。(2)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暗示全文主旨,表达了对手足亲情的赞美。
04写作创新
15.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描写,将散步时“我”的心理活动描绘得惟妙惟肖。请请运用心理描写法写一段话,写出真情实感。(10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到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写法分析】选句运用心理描写,将“我”选择走大路还是小路时的矛盾心理描绘了出来。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所进行的描写。常见的表现形式有:直接描写、内心独白、梦境展示、景物烘托等。
【例文】我知道,这次我让妈妈失望了,我好后悔今天的所作所为啊,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我在心里暗暗发誓,这是我第一次被留校,也是最后一次被留校。我以后一定不犯错误,我会好好学习,不让老师、父母失望,也不再让自己失望。
17
7 散文诗二首
01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nì) 祷告(dǎo) 嗅觉(xiù)罗摩衍那(yǎn) ....并蒂(dì) 姊妹(zǐ)莲蓬(péng) 菡萏(hàn dàn) .....
攲斜(qī)荫蔽(bì) 徘徊(pái huái) 烦闷(mèn) .....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臭—嗅)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荫—阴)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篷—蓬)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匿笑(偷偷地) 沐浴(洗澡) ..B.攲斜(倾斜) 观摩(研究、切磋) ..C.祷告(向天神求助) 妄想(荒诞不合理) ..D.无端(原因,起因) 至爱(最) ..
(解析:“沐”指洗头发,“浴”指洗身体。) 4.《金色花》中,“我”变成金色花后与妈妈有几次嬉戏?
有三次嬉戏:第一次,散发出香气对母亲表示依恋;第二次,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第三次,失踪一天后突然再落到地面恢复原形,给妈妈一个惊喜。
5.说说你对《荷叶·母亲》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理解。
示例: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人。
6.请给右面图画拟一个名字,并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
画中的母亲在昏黄的灯下给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衫,那恍惚的神情表现出慈母的不舍与担心,只好把一份对儿子的牵挂融注到细细的针线中。
02拓展阅读
这个冬天不冷 缪金培
①A天灰蒙蒙的,开始飘起了雪花。她急匆匆跨出公司大门,刚想钻进一辆出租车,就听见旁边有人说:“这人真够缺德的,竟然坑害老人家。”
②她下意识地回头一看,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心竟突突地跳到嗓子眼儿了,“父亲!”太像了,高高的个子,有些微驼的背,尤其是那满脸的褶皱,和满脸郁结的愁绪。她有些木讷地回过身来,走近,明白了眼前的一切。原来老人是附近乡下来城里卖柿子的,满满一三轮车柿子总共卖了二百一十元钱,其中最后一份卖给了一个年轻人,共一百一十二元,年轻人给了老人两张一百元的票子,老人就赶紧找了九十元,没想到这两张钱是假的。老人杵在
18
那儿,手里捏着两张崭新的票子,说出话的语气显然有些激动:“我不仅白给了他两篓柿子,还搭进了九十元钱啊!前几年树上也结很多柿子,从来没卖过,都是分给邻里吃了,自从去年开春老伴得病后??哎,没办法,我们没儿没女的都是邻里帮忙,本想卖了柿子给老伴买药,也少扰回亲朋们。没想到会遇到这事儿。”说着老人流着泪捶打自己,怪自己没用。
③“头上三尺有神灵,怎么光天化日之下敢做这种事?”人越聚越多,大家议论纷纷。 ④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一天,父亲带进家一个陌生人,那人破衣烂衫,肮脏不堪,母亲忙着做了一碗热面汤,放了两个荷包蛋,那人狼吞虎咽,吃完后留下了两个大蛇皮袋子,里面是几大盘崭新的电线,然后从父亲手里拿走了500元钱。他说他是南方人,在工地打工老板开不起工资,便用电线、瓷砖等抵工资,那人说他家远,瓷砖搬运不便,就要了电线,过些日子他会回来取的,因为电线少说也值三四千元吧。善良的父母信以为真,就留下了代为保管,500元钱算是借给他的路费,他信誓旦旦地说:“一定如数奉还。”当父亲发现电线是假的,知道上了当,那人已去无踪影。
⑤一夜之间,父亲驼了背,白了头,似乎老了很多,母亲也因此大病一场,因为那些钱是父母积攒了大半辈子拿出来正准备给哥哥结婚用的。母亲治病,哥哥结婚,家里欠下了很多外债。没过几年,父亲就因病而去了,她总认为父亲的离开与那件事有直接的关系。
⑥眼前伤心欲绝的老人,和父亲当年的影子重叠起来,她觉得心里好难受。她走近老人,说:“大伯,我看看这钱。”接过钱,看了看就折叠了起来,攥在了手心,“大伯,这钱是太新了,但不是假钱。”“闺女,他们都说这钱是假的。”老人颤抖着声音说道。
⑦她从包里掏出两张一百元的票子递给了老人,“大伯,我拿这两张旧些的和你换,你该放心了吧?”老人呆呆地望着她,有些懵了。这时,她的一个同事挤到跟前使劲儿拉了拉她的胳膊,她却扬起了手大声说:“大家就信我的吧,这钱真的不是假的!”嘈杂的人群立刻静了下来,随即又窃窃地议论开了。“这女孩儿真笨!连个老头都不如。”“你懂什么,我看这女孩儿是故意的。”
⑧她很认真地揣好那两张崭新的票子,正欲离开,老人却叫住了她:“闺女,这儿还有一兜柿子,你拿着,大冷的天,吃一颗心里可热乎着呢。”她回过头来,看见已是泪流满面的老人正微笑着望着她,她接过柿子同那两张崭新的票子一起紧紧地揣进了怀里。
⑨B人群慢慢散去,雪花大朵大朵地飘落。这个冬天,一点儿都不冷。
(《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2期)
7.请用简洁的语言把选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补充故事情节】
天飘雪花,匆离公司——进城卖柿,老人被骗——忆父被骗,心中难受——好心换钱,老人赠柿
8.结合选文,根据提示回答问题。赏析句子】 (1)太像了,高高的个子,有些微驼的背,尤其是那满脸的褶皱,和满脸郁结的愁绪。(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肖像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卖柿老人的苍老和憔悴。同时也唤起了她关于父亲的记忆,为下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2)她接过柿子同那两张崭新的票子一样紧紧地揣进了怀里。(加点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
动作描写,“揣”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她对老人的爱怜,也表现了对父亲深深的想念。 9.文中的“她”真的不知道那是两张假币吗?试分析她为什么这么做。【理解内容】 不是。因为老人长得像父亲,而且也有因为善良而被骗的经历,唤起了她的回忆,也唤起了她的同情,所以她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帮助了老人,表现了她的善良。
10.从画线句A、B中任选一句,分析描写雪花的作用。【环境描写及作用】
选句A,作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烘托了阴冷的气氛,为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选句B,作用:运用雪花结尾,渲染了温馨的气氛,首尾呼应,升华主题。 11.结合全文,探究标题的含义。【标题含义】 选文记叙了一个心酸而温馨的故事,她的换钱举动温暖了受骗老人冰冷的心,也唤醒了她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对父亲的怀念。因为有爱,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19
8 《世说新语》二则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xù) 差可拟(nǐ) 尊君在不(fǒu) ...雪骤(zhòu) 太傅(fù) 韫(yùn) 无奕女(yì)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君与家君/期日中 (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待君久/不至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 ....(3)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4)去后乃至(才) ..(5)元方时年七岁(当时)(6)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
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 义无反顾 .(1)友人便怒怒不可遏 .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至死不渝 言而有信 ..5.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6.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下联: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 02课内精读
(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聚集(2)俄而雪骤 急 ..(3)撒盐空中差可拟 相比(4)未若柳絮因风起 趁,乘 ..8.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精编习题(含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