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改性沥青AC-16C中加入,使其变为抗车辙改性沥青。 三、摊铺
摊铺前根据道路宽度的不同,选择不同台数的摊铺机,机动车道采用两台或三台ABG525履带式摊铺机配合压路机联合作业,形成梯队,每台摊铺机相距在10m~20m左右,熨平板设置在同一水平,相邻两幅的摊铺留有5cm~10cm宽度的摊铺重叠。采用双电脑控制摊铺厚度,摊铺时两侧滑靴置于基准线上或摊铺但未碾压的沥青混凝土上,摊铺机由专职人员操作,导轨高程由测量人员控制。摊铺机就位时,要铺放垫木,严禁采用砖头石块代替;摊铺机必须提前两次预热,每次15分钟,预热温度达到100℃以上时方可摊铺,要求起步平稳、匀速前进。每台摊铺机前保证有充足运料车,每台摊铺机前运料车不少于5辆,确保摊铺持续进行。运料车不得撞击摊铺机或提前将料卸在摊铺机前,运料车卸料后,不得随意将剩料遗洒在未摊铺的作业面上,保证作业面的整洁。 四、碾压及成型
沥青混凝土采用机械联合碾压,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碾压工作由专人指挥,随时检测高程和平整度。严禁压路机在未冷却的路面停车掉头转向,压路机起、停应平稳、严禁突然刹车。
1、初压:初压在沥青混凝土摊铺后进行,初压温度控制:改性沥青混合料在160℃~150℃(普通沥青混凝土125~130℃)之间,采用DD-110振动压路机静压两遍,速度控制在1~3m/min,从外侧向中心、由低向高处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初压后及时检查平整度,以插红旗为界限。 2、复压:复压紧接初压后进行,复压温度控制:改性沥青混合料在150℃~130℃(普通沥青混凝土100℃)左右,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优先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压路机总重量不宜小于25t,每一个轮胎的压力不小于15KN,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为止。SMA沥青混凝土,宜优先选用DD-130振动压路机挂振碾压,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0.3~0.8mm,相邻碾压带宽度为100~200mm,折返时应停止振动。速度控制在1~3m/min,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并无显著轮迹。 3、终压: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温度控制:改性沥青混合料120℃(普通沥青混凝土60℃),采用双轮钢桶式压路机或DD-110压路机关闭振动静压不少于2遍,路边缘采用英格索兰DX70振动压路机碾压,消除所有轮迹,以插绿旗为界,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符合规范要求。 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表
25
工序 沥青加热温度 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 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大于 集料加热温度 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 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 混合料贮存温度 摊铺温度,不低于 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碾压中了表面温度,不低于 开放交通时的路面表面温度,不高于 70#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 工序 沥青加热温度 矿料加热温度 间歇式拌合机 连续式拌合机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 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 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 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 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 开始碾压时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 碾压终了的碾压温度 不低于 钢轮压路机 轮胎压路机 振动压路机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 控制温度(℃) 160~165 165~170 175 190~220 170~185 195 拌合出料后降低不超过10 160 150 90 50 控制温度(℃) 155~165 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 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 145~165 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195 140~155 135~150 130~145 80 80 70 50 4、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26
终压前,压路机尽量减少在作业面上倒轴,停机要开出当日作业面。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凝土粘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加洗涤灵的水溶液。要少喷、勤喷、匀喷。当钢轮受热温度升高不再粘轮时应关闭喷洒。 5、沥青面层的压实度严格控制,密集配沥青混凝土要求大于97%,改性沥青混凝土要求大于98%,路面厚度测试应严格控制负偏差。 五、接缝
1、摊铺主路使用2-3台摊铺机施工,纵向接缝采用热接逢。相邻上、下两层的纵缝位置错开15cm(热接缝)或30~40cm(冷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沥青混凝土部分留下10cm~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再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2、由于工作间断等原因产生冷接缝时,采用垂直接缝法。用铣刨机对面层接缝处进行铣刨处理,在横断面上人工用錾子凿毛修整,清除松散的混合料,边缘裂纹、松动、厚度不足及局部不平整处均须刨除,注意不要扰动碎石联结层。将缝边缘清扫干净,经预热及涂抹粘层油后进行接缝施工,可获得理想效果。摊铺接缝时,在已压实的面层上用热混合料覆盖预热5~10min后清除,以加强粘结,换新热料接茬摊铺。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0cm~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cm~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
3、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错位1m以上,横向缝继续施工前涂刷粘层油并用熨平板预热。
4、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沥青混凝土前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当不符合要求时,切割清除。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趁沥青混凝土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
5、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的沥青混凝土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沥青混凝土移动15cm~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六、重点部位的施工措施 1、检查井周边的处理
①直铺法:为克服检查井与路面衔接不平顺造成跳车,致使井周围路面过早破坏出坑的危害,在升降检查井时,检查井的升降高度要挂双十字尼龙丝线控制井盖高程,采用薄铁楔找平后垫薄层高标号水泥砂浆(井盖顶高于路面
27
设计高1mm),注意路面纵、横坡度,摊铺表面层一次通过。
②井周围碾压宜在初压完成后进行,用1t小碾及平板震动夯压实,确保平整密实,最后同路段终压一并进行。如个别井子平整度超标,立即组织人力采取反挖法完善检查井,确保路面平整度。 2、弯道施工控制
道路平、纵曲线R≥100m时采用均衡梁控制
道路平、纵曲线R<100m时采用铝合金导梁基准线控制
弯道及八字路口处碾轮不要拐死弯,避免将混合料雍起,路边缘、雨水口、检查井等局部不易碾压地区,要设专人用推板找平,扫边后采用英格索兰DX-70手扶式小型压路机及平板震动夯压实。
第五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解决水电供应,交通道路,揽拌和堆料场地,办公生活用房、工棚仓库和消防等设施。有碍施工的建筑物、灌溉渠道和地下管线等,均应在施工前拆迁完毕。对混凝土路面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分析,并应提供混凝土配合比验数据。
根据设计文件,复测平面和高程控制桩,据以定出路面中心、路面宽度和纵横高程等样桩。路基的高度、宽度、纵横坡度和边坡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控制桩测量的精度,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基层与垫层
路基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路基应坚实、稳定,压实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现有路基加宽,应使新旧路基结合良好,压实度应符合要求。 混凝土路面的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按设计厚度20cm基层。 水泥稳定砂砾(包括砾石土)基层的砂砾应有一定的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cm,水泥含量为混合料总重的5%,压实工作必须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28
基层完成后,应加强养护,控制行车,不使出现车槽。如有损坏应在浇筑混凝土板前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对加宽的基层,新旧部分的强度应一致。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完成路肩、排水及人行道等工程。 三、水泥混凝土板施工
1、用于混凝土板的水泥,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水泥。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号。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应对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
2、混凝土板用的砂,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粗、中砂;
3、混凝土板用的碎(砾)石,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PH值不得小于4。
4、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应经配合比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掺用的外加剂,为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改善和易性,节约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可掺入减水剂;夏季施工或需要延长作业时间时,可掺入缓凝剂;
5、混凝土板用的钢筋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清除。
6、混凝土配合比,应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要求。在冰冻地区还应符合抗冻性的要求。应根据水灰比与强度关系曲线进行计算和试配确定。并应按抗压强度作配合比设计,以抗折强
2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宝涞路总体施组(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