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寻根问祖
? 本单元的概要:
本单元位于五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本单元包括“文明的曙光”“伟大的发明”和“杰出的智者”三个学习主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 本单元知识点:
了解一些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和传说,知道四大发明的内容,知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在世界的领先位置以及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知道孔子、孙武、郭守敬、李时珍等文化为人的主要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 本单元能力培养: 初步学会阅读简单的史料,初步具有所掌握的史料进行简单的探究、概括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 本单元思想教育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尊重历史,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 本单元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学生感到作为炎黄子孙非常骄傲和自豪。 本单元课时安排: 主题 一 教 案 文明的曙光 教学内我们共同的祖先 容 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 2、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了解有关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 教学目知识 标 3、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一员,产生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使学生了解我国最早的人类起源和种植起源。 点 教学难理解中国人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 点 学生:1、世界地图。 2、四大文明古国起源的相关资料。 教具准3、我国祖先的传说与神话故事。 备 教师:1、世界地图。 2、四大文明古国起源的相关资料。 3、我国祖先的传说与神话故事
主题一、文明的曙光 课题1我们共同的祖先 河流:尼罗河 幼法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黄河、长江 板书设文明古国: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代中国 计 教学意图 了解人类的起源。 培养识图能力。清楚人类的发源地。 看录像,了解文明古国的情况。增趣。 反馈学生学习效果。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导入: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几条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它们是: 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长江和黄河。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看四条河流的位置。 看录像: 四条古老河流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你了解吗? 看录像。(了解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情况) 问:你从这段录像中了解到什么? 这些文明古国的存在与发展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那么关于古代中国祖先的起源你了解多少?为什么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教科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关资料。请看P4 –5。体会。 看教师提供的地图。 在自己的地图上找出五条古老河流。 看录像。 谈收获。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看教科书上的资料。谈自己的感受。 主题 一 教 案 文明的曙光 教学内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 容 知道一些有关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 教学目知识 标 理解在这些神话和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 教学重精讲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 点 教学难通过了解古老神话和故事,使学生从中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和高尚点 品质。
学生:课前了解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可以是图片、文字、教具准口述、录像或录音。 备 教师:古老神话: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鲁班传说等。 主题一、文明的曙光 板书设课题 2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 计 民族精神: 诚实 勇敢 善良 教学意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图 1、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有看教科书或讲述,了解故事。 1、激趣。 关我们祖先的一些故事。大家感谈感想。 2、通过到他们都是一些很伟大的人。然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互故事,思而在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中,还相交流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 考古人流传着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和讨论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高尚传说。你听说过“精卫填海”的和高尚品质。 品质。 故事吗?看书P6. 培养自2、了解与讨论: 主、合作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习的师可根据学生的感受归纳出某能力。 种好品质板书出来。板书:勇敢 你还能讲些反映我国古代人民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故事吗?(板书) 如果学生准备的故事多,可安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许多古代的美丽传说故事。我们从中不仅被故事的曲折情节所吸引,还被传说中主人公的高尚品质及勇敢的民族精神所感动。希望每位同学在成长中也能继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高尚品质,做一个诚实、善良、勇敢的人。 4、课后作业:调查了解你所感兴趣的某样东西的来历。重点记清时间。如:某食物或生活用品等。 主题 一 教 案 文明的曙光 教学内与历史为伴 容 教学目1、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历史感。 知识 标 2、知道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方法。
3通过风筝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历史与自己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通过风筝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历史与自己的密切联系。 点 教学难知道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方法。 点 学生:将自己准备的调查资料备好。 教具准教师: 备 公元纪年法图例。 丝绸的来历资料。 教学意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图 导入内导入: 回答。 容的设问:你是哪年出生的? 看书P8。图例。学会公元纪年计是从哪年上学的? 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熟板书:1994年6月 做练习: 悉的事 2000年9月 说出今年的历史时间。 物入手,准确的读法应该是: 自己出生的历史时间。 使学生公元1994年6月。 自己上学的历史时间。 易产生公元2000年9月。 1963\\3\\23. 学习的这种读法就是公元纪年法 。公书:P9内容。体会小英与历史兴趣。又元纪年法 ,是准确表达历史事的联系并回答。 使教学件的一种方法。 交流自己的调查资料,说明自可自然学习: 己与历史的联系。 进入 讲解公元纪年法的方法。看书6、小组交流。 正题。 P8。图例。公元;世纪;年代。 掌握公练习: 元纪年准确说出今年的历史时间。公元法的算2004年9月8日。21世纪;一法。 十年代。 能准确与历史为伴: 说出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中,只史时间。 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就可以从生感受自活中的方方面面找到自己与过己与历去的联系。比如小英的发现。看史的联书P9内容。 系,增强问:小英与风筝有什么联系? 历史感。 你与历史有什么联系?请举例说明。 小组交流。 总结: 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历史,无论我们使用的物品、吃的食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庭
以及我们自己都是如此。历史和我们的生活相依相伴,他里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主题 二 教 案 伟大的发明 教学内容 传递文明的纸 知识 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1、通过讨论、探究、体验纸的发明和制作过程,并通过与纸发明之前的中西方不同的书写材料的对比,感悟中国能力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的创造。 教学目标 2、学习评价历史人物。 思想 3、了解纸的作用,特别是纸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认识教育 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讨论、探究、体验纸的发明和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纸的作用,特别是纸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体验时所需的各种材料,木板、布和绸缎、泥板、皮革、石板 教具准备 制纸的原料及用具。 板书设计 传递文明的纸 教学意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导入:请学生再一次埃及的象形文字——在羊皮上,巴比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图伦的楔形文字——在泥板上,印度的画,并引导他们:“你们梵文——在贝多罗树叶上,中国的汉还记得吗,这几个小朋字——在纸纸上。) 友手里举着的是什么文 字?(埃及的象形文字、2、体验活动。“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印有趣的活动,老师准备一些材料,每度的梵文和中国的汉个同学选择其中的一种,在上面或写子。)这些文字又是写在字或画简单的图画,然后与自己平时什么材料上的呢? 用纸写字和画画的体验进行比较,完 成教科书第10也下面的内容。” 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 们什么呢?我想有些同3、全班交流。请几个学生发表自己完学已经猜到了,是想告成的作业内容。 诉我们,是我们中国人中国有动物的骨头——甲骨,竹木筒、最早发明了造纸术。请丝绸等,其他国家有纸草、羊皮、泥学生朗读教科书第10页板等。) 的课文。 这些材料都有笨重、书写时费力以及 不好保存等缺点,因此,一旦纸张出4、阅读与讨论。教师请现,它们就必然会被淘汰,未能流传学生阅读教科书11—13下来。 页的内容,然后就下面 的问题与参考答案引导5.探究与讨论。让学生根据教科书第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