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宪法学讲义(1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12-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宪法学讲义

第三讲 人权总论

一、人的尊严

(一)人的尊严的涵义

人的尊严就是人作为人区别于动物、植物和物品等所具有的人格尊严。 (二)人的尊严的由来

1、文艺复兴——“人”的发现 2、宗教改革——人的精神解放

3、二战的反思——纳粹政权对犹太人和其他民族的非人处理,日本的野蛮

屠杀

4、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思

①前苏联 ——国有化、集体化、政治清洗对人的否定 ②中国 ——社会主义改造、文革、改革 马克思:“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即一切社会贫困、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础。”

——《马恩全集》第17卷,第476页

(三)宪法规定

德国基本法第一条:“人的尊严不受侵犯。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是全部国家权利的义务。”

俄罗斯联邦宪法第二条:“人、人的权利与自由是最高价值。承认、遵循和捍卫人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的义务。”

乌克兰宪法第三条:“人及其生命与健康、荣誉与尊严、不可侵犯与安全在乌克兰被视为最崇高的社会价值。人的权利和自由及其保障规定着国家活动的内容和方向。国家对其活动向人负责。确认并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的主要义务。”

中国1982年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中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国际尊重和保障人权。” 二、人权的含义和特征 (一)含义

人权就是指人的权利。 (二)特征

1、固有性——上帝赋予,前国家性、前宪法性质;“与生俱来”。 2、不可侵犯性——国家、个人 3、普遍性——人人具有 三、人权的宪法地位

(一)宪法规范结构中的地位

1、人权规范 2、组织规范

(二)保护人权是宪法的目的 四、人权的主体 (一)权利主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宪法学讲义(13)在线全文阅读。

宪法学讲义(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7128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