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跨国经营日益普遍,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者,转让定价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理论界从管理学、实务的角度探讨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动机、方法,研究转让定价行为的成果较多,而从经济学和定量模型的角度研究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机制的成果却不多见,且其建立模型的假设条件多与实际不符,其模型对跨国企业的转让定价不太适用。因此,
准确捕捉利润最大化战机,及时做出反应和对策,改进其经营绩效。这种方式能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激励其加强管理,但也有很大弊端,有时经营环境恶劣继续在东道国生存比较困难,或经营绩效很不理想,若子公司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跨国公司总体战略和利润最大化绩效目标。[6]因此,转让定价的选择就必须使得每个子公司都有足够的生产量以保持利润,从而保证跨国公司整体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领导层就会在从转移利润而节约的税收收益和因为资源配置而造成的浪费之间权衡。
因此,对跨国公司税后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言,集中决策下的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决策结果略强于分散决策下的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决策结果。然而,从跨国公司的长远扩张和发展的角度看,集中决策在现实中并不能被跨国公司普遍地运用。
(四)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途径及其拓展
1.传统的转让定价形式与电子商务
(1)在货物购销方面。在传统的交易方式下,母子公司之间通过“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来转移利润,税务机关可以用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来进行调整。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更加隐匿,许多贸易对象被转化为“数字化资讯”,税务机关很难确定其是正常交易价格还是转让价格。
(2)在劳务提供方面。传统的跨国公司国际避税方法是通过劳务的收费与付费的高低去影响公司集团不同成员的成本与利润。而在电子商务时代,母公司可以在网上为其子公司提供广告、科研、咨询等劳务活动却不必派人员到场,至于劳务收费则根据跨国公司集团整体利益定价。
(3)在无形资产的使用与转让方面。传统的国际避税方法是母公司通过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商誉、版权等无形资产的使用与转让,提高或降低收取特许权使用费,从而对子公司的成本和利润施加影响。以前的税务处理是,销售方要就其来源对购买方所在国的所得缴纳预提税。但在电子商务中,征税却成了问题。比如A国的软件公司把软件销售给B国的用户,只需通过互联网,B国的用户就可以从A国的软件公司服务者那里把软件程序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里。而母、子公司的专利权、著作权等使用费的定价似乎更加随心所欲,母公司可以根据子公司所在国的税率高低,来制定收取或高或低的使用费,从而调节、转移子公司的利润以减轻其税负。
2.电子商务下的转让定价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机制研究(1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