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跨国经营日益普遍,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者,转让定价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理论界从管理学、实务的角度探讨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动机、方法,研究转让定价行为的成果较多,而从经济学和定量模型的角度研究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机制的成果却不多见,且其建立模型的假设条件多与实际不符,其模型对跨国企业的转让定价不太适用。因此,
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方面,王顺林博士(2001,2002)运用实证分析论证了转让定价是外商投资企业虚亏实盈的重要原因。同时建立静态均衡模型分析了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的动机和如何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转让定价进行治理,认为在我国的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外资企业转让定价的影响因素不只是税率,还与东道国子公司面临的金融风险、政治风险和组织形式有关;潘向东和廖进中(2001)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东道国和跨国公司的母国采取不同的规则确定跨国公司的转移价格及对跨国公司转移价格产生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利润规则为发达国家所欢迎,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采用价格规则;徐海康博士(2004)也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国别税率差异影响很小,而认为注册资本大小、外资投资方式和负债率高低影响了转移定价。
通过对我国转让定价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检索,可以看到,我国转让定价的研究,大多是从实务角度探讨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动机、方法、对应的税收制度以及实证分析转让定价的客观存在性、提出反避税的对策,研究的立足点主要是如何使我国税基不受损害,避免国家税收流失。这反映出转让定价的研究在我国经济学领域里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引入博弈论,对跨国公司各利益相关主体进行博弈分析,最后得出了跨国公司各利益主体独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跨国公司集团追求其全球利益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转让定价决策。
主要采用了如下研究方法:采用文献阅读法来总结目前影响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因素,梳理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在各种假设条件下的模型及目前与转让定价相关的文献;采用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从赫希雷弗尔(1956)理想状态下(完全信息、无交易成本、无关税、无公司所得税等)的均衡定价模型开始分析,到引入更多的、不同的可定量化的环境约束因素,在环境约束条件下建立并分析均衡定价模型,均运用数学的语言来分析不同的限制条件如何影响组织的目的;采用定性分析与经济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转让定价模型为基础,从政府反避税和企业跨国经营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防范我国涉外企业避税的对策以及提出了我国跨国公司采用转让定价策略的建议。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理论、机制、反避税对策和策略建议。
第一部分对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理论进行研究。先对转让定价及关联关系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分析了跨国公司采用转让定价策略的动因;影响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因素;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途径及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拓展;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制定方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机制研究(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