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跨国经营日益普遍,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者,转让定价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理论界从管理学、实务的角度探讨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动机、方法,研究转让定价行为的成果较多,而从经济学和定量模型的角度研究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机制的成果却不多见,且其建立模型的假设条件多与实际不符,其模型对跨国企业的转让定价不太适用。因此,
由此可见,东道国关于转让定价的规则越完善,跨国公司采用转让定价的自由度就越小;东道国关于转让定价的规则越宽松,跨国公司采用转让定价的自由度就越高。
内部因素分析:
1.东道国子公司发展策略
(1)控制市场。当跨国公司的某一子公司在东道国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市场份额逐渐缩小,影响了整个集团的利益或形象时,这时跨国公司可以利用低转让价格,使子公司利用价格优势打败对手,使公司形象得以恢复。
(2)融通资金。为了得到子公司所在国政府的经济支持,跨国公司可以利用转让定价使其子公司的业绩在当地较为突出、商业信誉较高,从而得到东道国政府的信任和重视,降低贷款的难度,使子公司走上良性循环轨道,获取后期更大的收益。
(3)策略性利润调整。当某一子公司在当地国的投资获得丰厚的报酬时,就有可能导致东道国政府的特别关注进而采取种种限制措施,或取消该公司享有的进出口优惠政策,或重新进行谈判并制定新政策分享利润,或没收国外子公司的过高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可以利用转让定价,即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将其产品高价销售给它,以增加该子公司的销售成本,从而将子公司的利润转出以降低其盈利水平。
此外,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如果与东道国以股份形式合作经营,跨国公司也会利用转让定价,把把利润转移到境外,独占利润,从而损害合作者的利益。
2.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方式
跨国公司是采用集中式管理还是采用分散管理方式,会对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构成影响。所谓集中式管理就是指跨国母公司对其在海外投资的子公司,进行一体化管理,海外子公司没有自主权,其研究与发展、管理、制造、推销和财务等都是由母公司所决定的,那么这种组织形式在采用转让定价时就比较容易执行母公司的意图。一个企业刚刚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比较容易接受这种组织形式,但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集中式管理的组织形式在控制能力和管理效益方面都无法适应,必然为分散管理的组织形式所代替。如:分部结构,就是按其产品设有经营分部(子公司),各经营分部(子公司)是独立核算的单位,形成一个新的利润中心,部门(子公司)经理拥有一定的决策权。总公司只负责协调、控制和指挥,那么转让价格的确定就可以采取分散或分权的方式。当跨国公司面临的税率发生了变化,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也发生变化。在集中决策的跨国公司,部门(子公司)经理能够听从领导层的决策,追求跨国公司税后利润最大化,从而调整其内部贸易的转让定价,使得利润从高税率区完全转移到低税率区。而在分散决策的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分散进行,有利于各子公司因地制宜、及时、迅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机制研究(1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