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章写得最详细的是什么内容? (珍珠泉的特点)
文章写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
(珍珠泉美丽而有趣)
(三)阅读课文,对比学习
1.分组讨论,珍珠泉的美丽和有趣各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2.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是什么?为什么? (1)泉水的“绿”“深”“清”。 (2)水泡的“色彩斑斓”。
3.珍珠泉的有趣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有趣? (1)水泡从池底冒出来很有趣。 (2)作者的想法也很有趣
(四)布置作业
1.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忧美的句子,摘抄背诵。
2.看看自己的家乡有没有这佯美好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记在心里。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珍珠泉,它是多么清、多么绿、多么美呀!我们被这美好的景
象所陶醉。还有许多美丽、神奇的地方,等待我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向本文的作者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祖国、家乡的景色。 八、板书设计:
4 珍珠泉
位置
美丽:清、绿、深
特点 水泡色彩斑斓 有趣:冒水泡 喜爱之情
九、教后记:
第二单元
5 翠鸟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
11
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
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会认会写本课中的生字
2.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2.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翠鸟的。 (三)学习生字、生词。
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将平舌音、翘舌音归类读,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其
他方法快速记忆生字字形,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抄两遍,然后再认真读读课文。
(四)读文描述
反复读第1自然段,然后边观看翠鸟图片边口述翠鸟的外形特点,注意有顺序的描述。 (五)教师小结
过渡:翠鸟不仅长得十分漂亮,而且还是捉鱼的能手呢!读第2、3自然段,比一比看谁
把翠鸟读活了。把你喜欢的词和句子画下来。
(六)作业布置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把自己对翠鸟的认识给你的同桌说一说,下节课继续学习本节课。 四、板书设计:
5 翠鸟
苇杆 腹部 衬衫 透亮 泛着 泡泡 饲养 渔翁 陡峭 石壁 赤褐色
12
翠 翁 衬 衫 壁 五、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过渡
翠鸟那么美丽可爱,你想捉一只来饲养吗?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想的,老渔翁又是怎
么说的。
1.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1)老渔翁怎么知道我们想捉翠鸟?
(2)老渔翁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听了老渔翁的话后脸有些发红,并打消了这
个念头?
3.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积累好词、佳句。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抄写下来。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并抄写喜欢的段落。 三、小结: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作者在介绍翠鸟时,紧紧抓
住了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征,表达方法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方式。 四、板书设计:
小爪:红色 羽毛:鲜艳 外形美 眼睛:透亮灵活
5 翠鸟 嘴:又尖又长
贴、疾飞
动作敏捷 蹬??飞??叼??贴 苇杆摇晃,水波荡漾 五、教后记:
13
6 燕子专列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
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谊。 二、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师: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它们春来秋去,在
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这篇课文,它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 板书课题: 6 燕于专列
(二)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汇报交流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2.认读生字。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
救护、车厢、致谢 3.交流思考的问题。
14
(1)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2)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政府作出决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财力)
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3.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
(1)你觉得该怎么读? (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4.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A 自己练习讲一讲。B 指名说一说。 说话举例:
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她仿佛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赶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然,在树下雪窝里,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里的热气
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三、小结: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纺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四、板书设计:
燕子遇到麻烦
燕子专列 政府呼吁 献出爱心 人们帮助 五、教后记
第二课时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