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
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
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三、小结: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的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课后
老师要求大家背诵并且默写这首诗。 四、板书设计:
2 古诗两首
写实 碧玉妆成 绿丝绦 想象 谁裁出 春风似剪刀 五、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习《春日》,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6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
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
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
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
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五)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三、小结: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
“东风”是万紫千红的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四、板书设计:
寻芳—泗水滨 光景—一时新 春日 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五、教后记:
3 荷 花
一、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7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
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挂图: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研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休最喜欢哪一句? 2.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
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卖)
(2) 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
(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宇训练统一起来)(朗读)
(3) 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 (4) 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5) 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
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
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 露出: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化瓣中包襄着的科学道理。
8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
(6) 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自然)那
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7) 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1-3自然段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四、板书设计:
3 荷花
闻到 清香
看到 荷叶:挨挨挤挤、碧绿 荷花 冒、展开、露、饱胀 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五、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复习生词,指导书写生字。 2.研读课文4、5自然段,体会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二三个词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师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听着人家的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
9
(小结: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
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陶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花的美?? 四、板书设计:
3 荷花
“我”仿佛是荷花 翩翩起舞
想到 蜻蜓 快乐 小鱼 好梦
五、教后记:
4 珍珠泉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二、教学重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内容:
《珍珠泉》 六、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全班交流关于泉水的资料
2.板书课题: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泉水,各有特点,令人惊叹,那么珍珠泉有什么恃点呢?
(二)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珍珠泉的位置—珍珠泉的特点—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