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系统逻辑模型的分析与设计
3.3 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的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数据流程图具有抽象型和概括性。抽象性表现在它完全舍去了具体的物质,只剩下数据的流动、加工处理和存储;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信息中的各种不同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无论是手工操作部分还是计算机处理部分,都可以用它表达出来。
数据流程图由以下几种符号表示。
部实体 处理
据流 数据存储
图3—3 数据流程图的符号
经过分析得到该工资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如图3—4所示。 人事 科 P1 抄写 上月工资发放清单 本月工资 发放请单 P2 填扣款 本月工资 发放清单 P3 计算应得工资 总务科 本月工资 发放清单 员工
图3—4 工资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
15
第四章 系统初步设计
第四章 系统初步设计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系统模型分为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主要确定系统做什么,而物理模型则主要解决怎样做的问题,前者是系统分析主要任务,后者是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
经过系统设计,设计人员应能为程序开发人愿提供完整、清楚的设计文档,并对设计规范中不清楚的地方做出解释。
4.1系统设计的原则
在系统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 系统性——系统是作为统一整体而存在的,因此,在系统设计中,
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
? 灵活性——在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
立性。
这样,既便于模块的修改,又便于增加新的内容,提高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
的恢复能力。
? 经济性——经济性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
开销。
4.2 系统设计思想
? 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环境,以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法,以达到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目的。
? 系统应符合工资管理的规定,满足管理和操作的需要。 ? 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
? 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方便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
18
西电科大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改,又方便未参加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 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
删除、等操作。
4.3 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计算机处理技术、系统理论、组织结构、管理功能、管理知识、认识规律以及工程化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尽管系统开发方法有很多种,但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能为所有系统开发人员所接受的理论以及由这种理论所支持的工具和方法。在这里将介绍目前几种最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相应的优缺点.。
4.3.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基本思想——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的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在前三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的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在系统调查或理顺管理业务时,应从宏观整体考虑入手,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应坚持自底向上的逐步实施。也就是说,组织人力从最基层的模块做起,然后按照系统设计的结构,将模块一个个拼接到一起进行调试,自底向上、逐渐的构成整体系统。
优缺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在对传统的自发的系统开发方法批判的基础上,通过很多学者的不断努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系统化方法。这种方法的突出优点就是他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
19
第四章 系统初步设计
局性,强调在整体化的前提下来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即自顶向下的观点。它强调的另一个观点是严格区分开发阶段,强调一步一步地严格的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每一步工作都及时的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地反馈和纠正。这种方法避免了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是一种目前广泛被采用的系统开发方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法也逐渐地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和不足。最突出的表现是它起点太低,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手工绘制各种各样的分析设计图表)落后,致使系统开发周期过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在这段漫长的开发周期中,原来所了解的情况可能发生较多的变化等)。另外,这种方法要求系统开发者在调查中就充分的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预见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不大符合人们循序渐进的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因此在实际工作实施中有一定的困难。
4.3.2原型方法
原型方法是80年代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关系数据库系统、第四代程序生成语言和各种系统开发生成环境产生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一种从设计思想到工具、手段全新的系统开发方法。与前面介绍的结构化方法相比,它摒弃了那种一步一步周密细致的调查分析,然后逐步整理出文字档案,最后才能让用户看到结果的繁琐做法。原型法已开始就凭借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实实在在的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调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系统。
原型法的适用范围——作为一种具体的开发方法,原型法不是万能的,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 对于一个大型的系统,如果我们不经过系统分析来进行整体性划
分,想要直接用屏幕来一个一个地模拟是很困难的。
20
西电科大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 对于大量运算的、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原型方法很难构造出模
型来供人评价,因为这类问题没有那么多的交互方式,也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把问题说得清楚的。
? 对于原基础管理不善、信息处理过程混乱的问题,使用有一定困难。
4.3.3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是从80年代各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逐步发展而来的。面向对象方法( object oriented,简称OO方法)一反那种功能分解方法只能单纯反映管理功能的结构状态;从面向对象的角度为我们认识事物,进而开发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对象组成的,每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的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当我们设计和实现一个客观系统时,如能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把系统设计成有一些不可变的部分组成的最小集合,这个设计就是最好的。它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因而不再会被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用户没完没了的变化需求所左右。这些不可变的部分就是所谓的对象。
优缺点——面向对象法,它是一种围绕对象来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然后用面向对象的工具建立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普遍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开发,但是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开发环节。而且该方法突出的问题是初次学习和使用时,比较难以掌握。 通过对上述方法的了解,本系统采用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相结合的系统开发方法,尽可能的避免由于开发方法带来的不足,使系统尽善尽美。
2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工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