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计划
研 究 计 划(1) 教改实验的实施范围及布点,或调查研究范围 教改实验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分低段、中段和高段。低段将在一二年级进行,每个年级设立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开展研究。其它年级也按此模式进行。 范围涉及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堂反应。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提高及学习成绩的变化等方面。 研 究 计 划(2) 主要研究阶段及拟解决的问题 课题的研究步骤: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三年的研究 1、准备阶段(2009年5月---2010年6月) 主要工作: (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制定研究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 (2)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前测) 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 ,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及现状分析》(前测)。 2、实施阶段(2010年2月---2011年12月) 主要工作: - 15 -
(1)第一轮实验阶段。(2010年2月—2010年12月) 课题组教师进行实践和研究,并定期开展小组学习与交流活动,使个人研究与小组研究相结合,课例观摩与讨论相结合,积累材料,检验方法的可行性与推广性。主要解决教师设置问题的明确性,启发性及提问的恰当性及时性。 阶段成果:每个实验年级的教学案例,教后反思,教师的论文总结等。课题小结。 (2) 第二轮实验阶段。(2012年2月—2011年12月)课题中期论证与调整阶段。 根据课题前期实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邀请教研专家进行指导,对课题方案作进一步的论证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方案进行第二轮实验。主要解决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及上一阶段存在的问题。 阶段成果: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比。 各实验年级的方法总结。反思。各年级进行优秀示范课的课例。 3、总结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7月) 主要工作 (1)对教师课堂提问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后测)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收集参与数学教师的研究成果资料,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论文, 教学随笔教育叙事等。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阶段成果:研究报告,相关论文 - 16 -
研 究 计 划(3) 调研、测查项目、学术会议规模及时间 对实验班级进行公开课教学,主要检测教师提问的综合能力。大致时间在第一轮实验结束后。2010年12月进行。 将参与实验的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总结等进行交流和分析。2011年4月。 请教研专家对课题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2011年10月 预 期 成 果 本课题的成果形式: 1、撰写研究报告。 2、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的调查报告 。 3、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策略》论文、案例、教学 反思,教育叙事等。 预 期 效 果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人才观在内的各种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合作思想的教师队伍。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教师有效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形成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等。 3、通过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力。 4、形成各种成果材料,包括教学案例,论文,调查报告。为成果的推广提供范例。
- 17 -
附件2:
咸阳市2010年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立项指南
说明:
1. 本指南根据全国及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纲要的精神、结合我市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供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选题论证时参考。
2. 本指南的内容包括重点研究方向和选题指南两部分。其中选题指南仅表明了选题分类和提示要点,申请者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研究能力及本单位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课题研究。
3. 鼓励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合作开展研究;鼓励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合作研究;鼓励提出新问题,发现新材料,运用新方法,形成新认识,创造新成果。
4. 申报人应依照指南所列的选题分类确定相应的课题进行申报,并根据研究课题的内容明确所属的申请类别和选题分类。 一、重点研究方向
重点研究方向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问题而提出,重点研究方向的研究课题要围绕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为重点,积聚研究力量,强调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合作进行综合研究,形成标志性成果和精品力作,体现本地区教育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水平。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教育研究 研究要点:
(1)基础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2)咸阳市及各县(市、区)未来十五年教育发展战略的前瞻性研究; (3)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4)当前教育发展差距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
(5)当前教育发展中不和谐的现象、因素的调查、分析;
- 18 -
(6)构建和谐教育,政府、社会和学校教育负担能力的评估、监测与预警机制;
(7)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教育的立场认识教育公平和效率关系; (8)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 (9)创设“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制度研究; (10)社会教育消费需求与能力调查研究。 (二)素质教育研究 研究要点:
(1)素质教育的实施现状分析和案例研究;
(2)学生信息素养、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生理心理素质状况等综合调查分析;
(3)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研究; (4)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经验研究;
(5)区域和学校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推进目标、发展阶段、实践模式与评价机制研究;
(6)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个案研究; (7)区域内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 (三)新时期德育现实问题研究 研究要点:
(1)新时期德育理论的观念更新和方法变革研究;
(2)多元价值观背景下家庭伦理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研究;
(3)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学生品德发展新特点研究; (4)当代社会问题对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影响研究; (5)社会公益道德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道德人格研究; (6)新时期构建中小学德育体系的研究。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研究 研究要点: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教育的诉求研究; (2)社会主义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 19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课题申请表 3(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