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8 9 致病菌 霉菌 项目名称 发证检验 √ √ 关键控制检验 √ √ 标准值 不得检出 ≤50 个/g 备注 表19-2 淋膜纸餐具产品检验项目
序号 1 2 耐温试验 负重试验 蒸3 发残渣 4 5 6 7 4%乙酸(60℃,2h) 蒸馏水(60℃,2h) 项目名称 发证检验 √ √ 关键控制检验 标准值 无变形、起皮、起皱,无阴渗、漏 高度变化≤ 5% 备注 √ 65%乙醇(室温,2h) 正己烷(室温,2h) √ √ √ √ ≤ 30mg/L 高锰酸钾消耗量 重金属(以Pb计) 重金属(以As计) 荧光性物质 脱冷餐油擦拭 65%乙醇擦拭 水、乙酸、乙醇、 正己烷浸泡液 √ √ √ √ ≤ 10mg/L ≤1mg/L ≤1mg/L 合格 √ 8 色试验 √ √ 阴性 餐具内擦拭、浸泡 9 10 11 大肠菌群 致病菌 霉菌 √ √ √ √ √ √ ≤30个/100g 不得检出 ≤50 个/g 表19-3 纸浆模塑餐具产品检验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发证检验 关键控制检验 标准值 无变形、起皮、起皱,无阴渗、漏 ≤ 5% 备注 1 2 耐温试验 负重试验(高度变化) 蒸4%乙酸(60℃,2h) 蒸馏水(60℃,2h) 65%乙醇(室温,2h) 正己烷(室温,2h) √ √ 3 发残渣 √ √ ≤ 30mg/L — 28 —
序号 4 5 6 7 项目名称 重金属(以Pb计) 重金属(以As计) 荧光性物质 氟(蒸馏水,60℃,2h) 脱冷餐油擦拭 65%乙醇擦拭 水、乙酸、乙醇、 正己烷浸泡液 发证检验 √ √ √ √ 关键控制检验 √ √ √ √ 标准值 ≤1mg/L ≤1mg/L 合格 0.2 mg/L 备注 8 色试验 √ √ 阴性 餐具内擦拭、浸泡 9 10 11 大肠菌群 致病菌 霉菌 √ √ √ √ √ √ ≤30个/100g 不得检出 ≤50 个/g 表20 纸盒产品检验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目名称 铅(以Pb计) 砷(以As计) 荧光性物质 脱色试验 (正己烷浸泡) 大肠菌群 致病菌 霉菌 发证检验 √ √ √ √ √ √ √ 关键控制检验 √ √ √ √ √ √ √ 标准值 ≤5.0mg/kg ≤1.0mg/kg 合格 阴性 ≤30个/100g 不得检出 ≤50个/g 备注 (2)判定标准 a. 单项判定
生化指标*:从三组样品中分别取样组成生化指标测试样品。生化指标检验全部合格时,判定样品生化指标合格;否则判定样品的生化指标不合格。
非生化指标:从三组样品中取其中一组进行非生化指标的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时,判定样品非生化指标合格。有不合格项时,再对另外二组样品进行相同项目的检验,全部合格时,判样品非生化指标合格,否则判该样品不合格。
*注:以上生化指标包括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铅、砷)、荧光性物质、脱色试
— — 29
验、氟、大肠菌群、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霉菌。
b. 综合判定
全部检验指标都合格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5 生产许可证书
5.1《生产许可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生产许可证书》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印制。
5.2《生产许可证书》应当载明企业名称、住所、生产地址、产品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期。其中,生产许可证副本中载明产品明细,包括产品品种、型号、规格。
当企业实地核查确定的范围与产品抽样检验确定的范围不一致时,最终发证范围按同时满足企业实地核查确定的范围和产品抽样检验确定的范围确定。
5.3《生产许可证书》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企业继续生产的,应当在《生产许可证书》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重新申请办理生产许可的,其申请、审批程序按照本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5.4 在《生产许可证书》有效期内,企业拟增加产品单元、产品规格或者产品升级的,拟增加部分产品生产许可按照本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符合条件的,换发《生产许可证书》,但有效期不变。
5.5 在《生产许可证书》有效期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品标准及技术要求发生较大改变的,由国家质检总局根据情况,另文公布实地核查补充要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证书变更要求等规定。
5.6 在《生产许可证书》有效期内,企业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较大变化的(包括生产地址迁移、生产线重大技术改造等),企业应当按照本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重新申请生产许可。
5.7 企业名称、住所、生产地址名称发生变化而企业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未发生变化的,企业《生产许可证书》遗失或者毁损的,企业应当在变更名称、遗失或者毁损证书后1个月内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变更或补领证书申请。
5.7.1申请变更或补领证书的企业,应当填写《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变更生产许可证申请书》或《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补领生产许可证申请书》。申请变更证书的企业,应当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交变更前、后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公安等相关部门出具的更名证明、生产许可证正本、副本原件。申请补领证书的企业,应当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交企业在省级以上主要报纸上刊登的遗失声明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5.7.2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收到企业申请后,应当按照本实施细则3.1.3.1的规定执行。
— 30 —
5.7.3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对企业变更或补领证书申请材料的审查结果填写《变更(补领)生产许可证审查意见书》,并在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5日内将企业申请材料和《变更(补领)生产许可证审查意见书》上报审查中心,并抄报相关产品审查机构。
5.7.4 审查中心自收到企业变更或补领证书申请材料之日起1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报国家质检总局审批。符合规定的,国家质检总局在收到材料之日起10日内准予变更或补领,颁发新的《生产许可证书》,有效期不变。不符合规定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向企业发出《不予变更(补领)生产许可证通知书》告知企业,并说明理由。
5.8 《生产许可证书》的注销
企业在《生产许可证书》有效期内,不再从事该产品生产的,应当按规定到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注销手续。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收回企业《生产许可证书》正、副本,以书面形式报审查中心备案,并抄报审查机构。
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向社会公布注销企业名录。
6 生产许可标志和编号
6.1 生产许可标志由“质量安全”英文(Quality Safety) 字头(QS)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标志主色调为蓝色,字母“Q”与“质量安全”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
QS标志由企业自行加印。QS标志可以按照规定放大或者缩小。
6.2 生产许可证编号由英文字母QS和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QS **-*****-*****。QS表示生产许可,12位阿拉伯数字的前2位为受理省局编号,中间5位为产品编号,后5位为企业序号。
6.3 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自许可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在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标注生产许可标志和编号。
6.4 对注销生产许可证证书的企业,其编号在规定期限内不得再次使用。
7 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
7.1 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分公司或者生产基地(简称所属单位)具有法人资格的,可以单独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不能以所属单位名义单独办理生产许可证。
7.2 各所属单位无论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均可以与集团公司一起提出办理生产许可申请。 7.3 集团公司与所属单位一起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时,应当向集团公司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企业审查和审批程序按照本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7.4集团公司取得《生产许可证书》后,新增所属单位申请生产许可且需要与集团公司一起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新增所属单位按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审查合格后,将集团公司原《生产许可证书》
— — 31
收回,换发新的《生产许可证书》,生产许可有效期不变。
7.5具有法人资格的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单独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其产品外包装、说明书或产品上应当标注所属单位的名称、住所和生产许可证编号。
7.6所属单位和集团公司一起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应当在其产品外包装、说明书或产品上分别标注集团公司和所属单位的名称、住所以及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证编号,或者仅标注集团公司的名称、住所和生产许可证编号。
7.7其他经济联合体及所属单位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参照集团公司办理。
7.8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生产许可证书》、标志和编号;不得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生产许可证书》和标志和编号。
8 监督检查
8.1 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书》后,应当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合格;应当严格按照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产品未经出厂检验或者出厂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销售。
8.2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书》后,应当对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关键控制检验项目进行检验。企业具备关键控制检验项目检验能力的,定期自行检验,并每年与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比对1次,检验机构应当向企业出具《检验比对报告》;企业不具备关键控制检验项目检验能力的,应当每3个月送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1次,检验机构应当向企业出具《检验报告》。
8.3企业自获证之日起,每年度应当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交企业自查报告。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8.3.1 获证产品生产以及生产条件的保持情况;
8.3.2 获证产品出厂检验检验记录、关键控制检验项目检验记录以及检验比对情况(应同时提交出厂检验报告、关键控制检验项目检验报告和检验比对报告);
8.3.3 《生产许可证书》、标志和编号使用情况;
8.3.4 国家监督抽查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情况; 8.3.5 其他相关情况。
获证未满一年的企业,可以下一年度提交自查报告。
8.4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对企业自查报告和相关检验记录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应当在企业《生产许可证书》副本中签署年审合格意见。未提交自查报告或提交的自查报告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责令企业在2个月内改正。逾期未改正或改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按规定进行处罚。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撤回企业《生产许可证书》正、副本,以书面形式报审查中心备案,并抄
— 32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食品用纸包装生产许可实施细则 - 图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