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试题(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以下选项中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

A 关于鸟的内涵 B 候选人简介 C “九.一八”事变的真相描述 D MP4使用说明书

4.课堂上,教师出示的经过放大了的标有原子核与电子结构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属于( )。

A 实物直观 B 模像直观 C 言语直观 D 形象直观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在学习了20分钟以后,知识就被遗忘了( )。

A 42% B 66% C 50% D 20%

二、填空题

1.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 )两种形式。

2.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学习。

3.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三个阶段。

4.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属于( )概括。

5.不包括或只包含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属于( )例证。

6.在教授“鸟”的概念时,除了选择在天上飞的麻雀、燕子、鸽子等作例子外,还要选择一些不能在天上飞的鸟类(如鸡、鸭等)作例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了解“前肢为翼、无齿为喙”是鸟的关键特征。这里的“鸡、鸭”例子就是教学中常用的概括方法之一( )。

7.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后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疲劳而成为无效劳动。

三、简答题

1.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2.简述课堂上有效概括的方法。

四、论述

1.学生日常直觉经验中常常具有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认知体系,例如“大地是扁平的”、“太阳围着地球转”、“重的物体会更快地落地”等。请问,这是什么现象?在教学中该如何处理?

2.试述课堂上提高知识直观的有效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B 5A 二、填空题

1 命题 2 上位 3 知识提取 4 理性 5 否定 6 变式 7 150% 三、简答题 1 答:

1)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 2)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得习; 2 答:

1)用好正、反例证;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自觉地进行概括; 四、论述题

1 答:这是错误观念。应该在教学中采取措施促进学生错误观念的转变: 1)诊断错误观念; 2)引发认知冲突; 3)理解新观念; 4)应用新观念;

5)反思观念转变过程。

2答:课堂上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 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的形式;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教育心理学(中学)第七章至第九章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 ) 、图示 、坐标 、遗忘曲线 、练习曲线 2、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是( ) 、原型设计阶段 、原型内化阶段 、原型操作阶段 、原型定向阶段 3、在学校学习中,技能的学习以( )的掌握为前提

、感性知识 、理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4、在原型内化阶段,培养的重点应该放在考察学生言语的( )

、动作效应上 、动作本身 、对动作的认知 、利用言语来标志练习 5、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最适当解释是( )

、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学习应循序渐进

、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先要有准备动作 6、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结构来看,具有( ) 、外显性 、客观性 、展开性 、观念性 7、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

、外显性 、展开性 、内潜性 、客观性 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

、意识和能力构成 、规则和技能构成 、认知策略构成 、经验和方法构成

9、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 、元认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10、以下学习策略从分类上看,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调整阅读速度 、获得个别指导 、自我测查 、重新阅读 11、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1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的记忆策略 、感知性 、理解性 、计划性 、调节性

13、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做出总体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表来落实,对每天的活动,都要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来,这是属于( ) 、资源管理策略 、复述策略 、组织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14、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精细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 、做笔记策略

15、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

、牢记题目内容 、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6、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 )的过程 、问题结构 、问题线索 、问题内容 、问题空间

17、一个人面对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是思维( )的表现。

、流畅性 、变通性 、指向性 、独创性 18、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表现出了思维的( ) 、流畅性 、变通性 、独创性 、聚合性

19、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 )的问题

、发现问题 、理解问题 、提出问题 、验证问题

20、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有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属于( )

、思维定势 、原型启发 、功能固着 、酝酿效益 21、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

、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意识 、创造性勇气 二、填空题:

1、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 为基础。 2、学校中技能的学习以 的掌握为前提。

3、 是外部动作向内部的转化,即内部动作映像形成的过程。

4、 是心智技能形成的一个过程,指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动作程序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

5、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 表现出来。

6、操作熟练地内在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中建立 。 7、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 、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8、 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9、学习策略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元认知、学习的调节与控制和 。

10、交互式教学旨在教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 。

11、 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12、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

知识的。

13、同质不同形的呈现各种问题的例证的方式叫做 。 14一般认为,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智力和 。 15、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使用手段 —— 目标分析法的关键是 。

16、常用的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思维、自我设计训练和 。

17、科学家调查发现, 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也是创造性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动力。

18、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包括目的性、认知性和 。 三、简答题:

1、技能的本质是什么,它与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有效的操作技能的模仿和学习应当遵循哪些条件? 3、心智技能的原型内化阶段的教学要求有哪些? 4、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及其意义。

5、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使用学习策略。 6、简述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异同。 7、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8、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9、简述创造性的思维策略训练。

四、论述题:

1、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

2、根据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的心智技能三阶段论,谈谈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3、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谈谈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 4、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将策略教学落实到每节课中? 5、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6、谈谈如何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第7至9章答案)

一、 选择题:

1、D 2、C 3、D 4、A 5、A 6、C 7、C 8、A 9、B 10、B 11、B 12、B 13、A 14、B `5、B 16、 D 17、A 18、B 19、B 20、C 21、D 二、填空题:

1、认知2、程序性知识3、内化4、原型操作5、实际动作6、,动力定型7、练习8、元认知

9、学习方法10、预测11、生成性学习12、陈述性学习13、问题的变式14、个性

15、把大目标分成子目标16、头脑风暴训练17、好奇心18、序列性

三、简答题:(见教材要点)

四、论述题:(见教材要点)

第十、十一、十二章心理学练习题(屈卫国)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 )提出的。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试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0861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