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桥共8跨16处拱肋腹部需加固处治。锚固螺栓采用化学锚栓,在化学锚栓钻孔前,应用钢筋探测仪探测出原有钢筋的准确位置,钻孔不得损伤原有钢筋。若钢板有接长,相邻钢板的焊缝应错开50cm,钢板U型箍及压条钢板施工前钢板底面空隙处应设置钢垫板,使钢板粘贴面内成等厚度。粘贴钢板必须做防锈处理。 1.3钢板粘贴加固施工工艺
1) 用角向砂轮打磨贴合面,除去灰尘、油污,用压缩空气彻底喷吹一遍,
清除浮尘,保持表面干燥。缺损处用快封胶修补,如缺损较大可在挂钢板时充填粒径5~10mm干燥、洁净的石子,使其与钢板胶粘剂结合为一体;
2) 在钢板上钻锚固螺栓孔和注入孔;
3) 在拱顶腹部的待粘贴钢板截面附近准确放出悬挂钢板用的螺栓钻孔位
置;
4) 对钢板的两面进行喷砂除锈,用丙酮擦拭干净,除去灰尘、油污; 5) 在钢板贴合面每个螺栓孔周围用快封胶粘贴3个4mm厚小螺母,用于
控制灌浆胶层厚度和保证紧固螺栓时钢板不变形。 6) 在支架上将钢板托起悬挂在螺栓上,拧紧螺母;
7) 在钢板的两长边每间隔约50cm插入一根长约15cm,内径7mm的软塑料
管作为排气管,插入钢板内约11cm,钢板的四角处应设排气管; 8) 在注入座、钢板周边、螺栓与钢板间的间隙处,用抹刀抹快封胶,密
封要认真仔细,杜绝气泡、砂眼等缺陷出现,并应进行气密性检查(具体方法参见裂缝修补的相关措施);
21
9) 待密封材料固后,采用脚踏泵或其他注入工具,由位置底处向高处逐
一注入钢板胶粘剂,注入压力要求大于10kg/cm2。一边注入一边用橡胶锤敲击钢板,由声音判断是否注满。最后一个排气管要在维持注入压力的情况下封堵,以防胶层出面空洞;
10) 钢板胶黏剂自然养生约24小时后,切断排气管,铲出注入座; 11) 在钢板表面用防锈涂层进行防锈处理。 2、 拱上横墙
对空腹式横墙采用设置混凝土拉杆的处治措施,对实腹式横墙采用 粘贴抗剪钢板的处治措施。
全桥共有28处空腹式横墙需要处治。混凝土拉杆设置在横墙孔洞上部半圆的中部,厚度为50cm (及截面为0.5×0.6m=0.30m2),一个横墙设置一道拉杆,其纵向主筋两端植入横墙内。
全桥共有9处实腹式横墙需要处治。采用粘贴抗剪钢板法的方法。处治范围在拱波上方1.0m范围内,采用压力注胶法在横墙两侧粘贴3块长6.4m、宽20cm、厚8mm的钢板。锚固螺栓采用膨胀螺栓,其他钢板粘贴加固施工工艺参见拱顶加固处治的粘贴钢板工艺。
在混凝土拉杆处治或粘贴钢板处治前应对横墙裂缝进行处治。处治采用“自动低压渗注法”进行灌注修补。 3、 主桥及引桥行车道板
主桥行车道板主要对裂缝、混凝土破损、铰链脱落等根据设计要求需要进行加固处治。
对装配式行车道板采用板底纵向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处治,处治范围
22
在每块板底跨中4.05m范围内粘贴1层纵向碳纤维布,每块宽度25cm,相邻间距15cm,共3块。
对现浇行车道板采用板底纵向粘贴碳纤维布的同时横向设置碳纤维板进行加固处治。纵向碳纤维布加固范围在底板跨中4m范围内粘贴1层纵向碳纤维布,每块宽度20cm,相邻间距为10m,共22块。横向碳纤维板设置3道,相邻间距为2m。
3.1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修复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结构表面处理—涂刷底层树脂—结构面找平处理—侵渍 树脂的配制与刷涂—碳纤维布粘贴—表面防护—养护、检验。 3.2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修复施工要点 3.2.1 定位放线
首先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结合现场,明确要加固的结构范围及部位。然后弹出要加固部位的纤维位置线,为便于混凝土基层处理,每边位置线应适当放大2 -3cm. 3.2.2混凝土表面处理
1)对被加固构件表面的浮渣、装饰层及剥落、疏松.腐蚀等劣化混凝土予以清除;对于不平的地方,首先由人工剔凿处理,然后用修复材料对其凹凸不平处进行修复;严重不平的地方,应分多次修补。 2)按设计要求,对存在的裂缝进行灌缝或封缝处理。
3)用电动工具将被粘贴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去除表面浮浆、油污等杂质,打磨1—2mm,直至完全露出新的混凝土面。
4)对转角粘贴处进行倒角处理,并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口于20 mm。
23
5)将打磨过的构件表面,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尘,并保持表面清净。 6)对于湿度较大的混凝土构件,应先进行人工干燥处理,然后再进行打磨处理。
3.2.3 涂刷底层树脂
1)采用人工或机械搅拌方法,将树脂各组份分别搅拌均匀。使各组份无沉淀现象。
2)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两种树脂混合在一起并加以搅拌。为防止气泡的产生,搅拌时请以同一方向搅拌,大约搅拌十几分钟后,使各组份能够混合均匀即可。
3)用滚筒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清洁的混凝土表面、不要漏剧,也不能太多。
4)当用量太大时,应分批量搅拌,以免一次搅拌太多而不均匀,或者因此造成浪费。 3.2.4 找平处理
1)在底层树脂表面指触干燥时,就可以对基层进行找平处理。 2)按同样的步骤,进行找平材料的配制。
3)混凝土表面凹陷处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且不应有棱角。 4)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复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20 mm。 5)待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时即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3.2.5 浸渍树脂的配制与碳纤维的粘贴 1)按以上步骤将浸渍树脂配制好。
2)根据设计要求,按设计尺寸裁剪好碳纤维布。
24
3)将浸渍树脂液均匀地涂抹于所要粘贴的部位。
4)用滚筒沿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并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
3.2.6 养护、检验
1)在树脂固化期间,应避免对碳纤维布的扰动。
2)施工期间,著温度太低,应采取加温措施,以加速固化。 3)质量检验允许误差: ①尺寸位置偏差≤20mm。
②粘贴空鼓率量≤5%,且单个空鼓面积≤100cm2,若大于100 cm2,则宜将空鼓处的片材切除,重新粘贴。
4)必要时可在现场进行正拉粘结强度试验。 ,
5)必要时可对碳纤维片材和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进行现场产品质量检验。
6)在特殊环境下的结构采用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时,应对碳纤维加固系统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2.7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碳纤维材料为导电材料,施工时材料应尽量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 2)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
3)施工人员应根据现场使用树脂材料采用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3.3 设置碳纤维板加固修复工艺流程 、
定位放线—钻孔、植筋,安装锚固块一混凝土表面处理—碳纤维板现场下料、夹持一碳纤维板安装、预应力张拉、粘贴一碳纤维板及锚具、锚固区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曹司大桥施工组织设计(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