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分析依据:2Al+6HCl === 2AlCl3+3H2↑, 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1.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

VHCl?H2?

=1∶1.

VNaOH?H2?

VHCl?H2?

=1∶3.

VNaOH?H2?

2.足量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

3.当生成H2相等时,消耗铝单质一定相等,消耗HCl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1VHCl?H2?1

4.一定量的铝分别和一定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若产生H2的体积比为3<<,

VNaOH?H2?1

则必定是:Al与HCl反应时,Al过量而HCl不足;Al与NaOH溶液反应时,Al不足而NaOH溶液过量.

难点二,“铝三角”及其应用

1.“铝三角”是指Al3+、Al(OH)3和AlO 相互转化的三角关系(如下图) 相关反应

Al(OH)3+OH- === AlO-2+2H2O Al(OH)3+3H+=== Al3++3H2O Al3++3OH-=== Al(OH)3↓ Al3++4OH-=== AlO-2+2H2O

+ AlO-2+H+H2O=== Al(OH)3↓ +3+AlO-2+4H=== Al+2H2O

Al3++3AlO-2+6H2O=== 4Al(OH)3↓

2.应用 (1)制取Al(OH)3.

--Al3++3NH3·H2O === Al(OH)3↓+3NH+4;AlO2+CO2+2H2O === Al(OH)3↓+HCO3

(2)离子共存问题.

--+2-3+Al3+与HS-、S2-、AlO-2、HCO3、CO3等因水解相互促进而不能大量共存;AlO2与NH4、Al、

Fe3+等也不能大量共存.

(3)分离除杂.如除去Mg2+中的Al3+.

二、复习策略

中学化学基本概念比较多,概念间的联系比较杂,基本理论知识也比较丰富。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这些概念和理论,提高复习效率,我们认为除了对照《考纲》逐一落实知识点外,还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过程与结论:在双基复习中必须重视学生概念形成、理论掌握的思维过程,切忌单纯、机械地记忆某些 “结论”和“规律”。

2.整合与重组:在双基复习中,针对学生疑点和高考热点可进行归纳、整合、重组,使相关零碎知识串联起来作专题强化训练,如此既可查漏补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又提高了学生能力。

三、其他发言人

1、XXX:金属与酸或碱反应的实质是金属失电子,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生成H2中的氢原子数,常用的方法有守恒法和平均值法(即求混合金属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2、XXX:铝盐、镁盐的混合物与强碱的反应是高考的重点、热点,前几年高考考查较多.对于产物的探究从未考查过,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趋势应该更加注重在探究中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高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八)

备课时间: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1、2节) 备课地点:高三理综办公室 备课教师:XXX、XXX、XXX

备课内容:§ 3-3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中心发言人:XXX 发言内容:

本节的重点知识有铁的性质、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铁盐的性质等.主要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Fe2+、Fe3+的还原性、氧化性,Fe3+和Fe2+的检验,Fe(OH)3胶体、Fe(OH)2的制备也是常考的内容.预测2015年高考还会以铁及铁的化合物为载体,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考查.同时铁的腐蚀、饮用水的净化等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也是今后高考的趋势. 一、重点、难点

难点一、“铁三角”的转化及应用 1.Fe→Fe2+

铁与氧化性比较弱的非金属(如S、I2),非氧化性酸

(如盐酸、稀H2SO4),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如CuSO4溶液),FeCl3溶液反应,都可实现这种转化.例如:Fe+

CuSO4 === Cu+FeSO4;Fe+2FeCl3 === 3FeCl2;Fe+2H = Fe2+H2↑。

2.Fe2+→Fe

比较活泼的金属(如Al、Zn)、CO、H2、C等能从亚铁化合物中置换出铁来. 例如:FeCl2+Zn = ZnCl2+Fe;FeO+H2 = Fe+H2O. 3.Fe→Fe3+

铁与强氧化剂,如Cl2、H2O2、KMnO4(H+)、HNO3、浓H2SO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都会实现这种转点燃

化.例如:2Fe+3Cl2===== 2FeCl3.

4.Fe→Fe 可通过较强还原剂实现,如Al、Zn、CO、H2等.例如:

3+

高温

Fe2O3+3CO2=Fe+3CO2;Fe2O3+2Al=====2Fe+Al2O3;2FeCl3+3Zn===2Fe+3ZnCl2. 5.Fe2+→Fe3+

亚铁盐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Br2、HNO3、浓硫酸、H2O2、KMnO4(H+)等.例如:2FeCl2+Cl2===2FeCl3. 难点二、Fe2+和Fe3+的检验

1.溶液的颜色:含有Fe2+的溶液显浅绿色;含有Fe3+的溶液显黄色 2.用KSCN溶液和氯水 (1)流程:

(2)有关反应:Fe3++3SCN- === Fe(SCN)3(红色); 2Fe2++Cl2 === 2Fe3++2Cl- 3.用NaOH溶液 (1)流程:

(2)有关反应:Fe3+3OH === Fe(OH)3↓(红褐色)

Fe2++2OH- === Fe(OH)2↓(白色沉淀);4Fe(OH)2+O2+2H2O === 4Fe(OH)3

二、复习策略

中学化学基本概念比较多,概念间的联系比较杂,基本理论知识也比较丰富。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这些概念和理论,提高复习效率,我们认为除了对照《考纲》逐一落实知识点外,还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过程与结论:在双基复习中必须重视学生概念形成、理论掌握的思维过程,切忌单纯、机械地记忆某些 “结论”和“规律”。

2.整合与重组:在双基复习中,针对学生疑点和高考热点可进行归纳、整合、重组,使相关零碎知识串联起来作专题强化训练,如此既可查漏补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又提高了学生能力。

三、其他发言人

1、XXX:应用“铁三角”关系,可以解决相关问题: (1) 判断离子共存

-2-①Fe2+、Fe3+均水解,与HCO-3、AlO2、CO3等因水解相互促进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2-②Fe3+与S2-、I-、HS-、SO3,Fe2+与NO-3(H)、ClO、MnO4(H)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不能大量共存.

(2) 除杂方法;①Fe2+(Fe3+):加Fe粉过滤;②FeCl3(FeCl2):加氯水或H2O2; ③FeCl2(CuCl2):加Fe粉,过滤.

2、XXX:检验Fe2和Fe3最常用的方法是加KSCN溶液,溶液较稀时,利用观察颜色和加NaOH

溶液的方法都不宜检验Fe2+和Fe3+的存在.

高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九)

备课时间:2014年9月15日 (星期四1、2节) 备课地点:高三理综办公室 备课教师:XXX、XXX、XXX

备课内容:§ 3-4 镁、铜和金属材料 中心发言人:XXX 发言内容:

本节重要知识有合金的性质,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主要考查合金的概念及性质,铜及其化合

物的转化关系,往往结合电化学一起考查,由于金属材料、铜及其化合物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近几年高考的考查有“升温的趋势”、预测2015年高考还会继续考查. 一、重点、难点

难点一、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 原子失电子能力 阳离子得电子能力 金属活动性顺序 和O2 反应 和H2O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 和O2 反应 和H2O反应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由大到小,还原性由强到弱 由小到大,氧化性由弱到强 K Ca Na 常温易被氧化 常温置换出氢 K Ca Na 常温易被氧化 常温置换出氢 Mg Al Zn 常温能被氧化 Fe Sn Pb(H) 常温干燥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Cu Hg Ag 加热时能被氧化 Pt Au 不能被氧化 加热或与水蒸气反应置换出氢 Mg Al Zn 常温能被氧化 Fe Sn Pb(H) 常温干燥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不能置换出水中的氢 Cu Hg Ag 加热时能被氧化 Pt Au 不能被氧化 加热或与水蒸气反应置换出氢 不能置换出水中的氢 难点二、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铜

(1) 物理性质:紫红色,不能被磁铁吸引.

(2)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 △非O2 2Cu+O2=====2CuO(黑色固体) 金2.氧化铜的重要性质 点燃Cl2 Cu+Cl2=====属 CuCl2(棕黄色烟) (1)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Cu+2HSO(浓) ===== 24浓H2SO4 CuSO4+SO2↑+2H2O (2)属于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如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氧化Cu+4HNO3(浓) === 浓HNO 为:CuO+2HCl === CuCl2+H2O. 3性Cu(NO3)2+2NO2↑+2H2O 酸 3.氢氧化铜的重要性质: 3Cu+8HNO3(稀) === 稀HNO3 3Cu(NO3)2+2NO↑+4H2O (1)蓝色固体,不溶于水.

Cu+2AgNO3===Cu(NO3)2+2Ag 盐 AgNO、FeCl 33(2)氢氧化铜属于二元弱碱,能和酸(如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OH)2HCl===CuCl2+===2+2H2Cu+2FeClCuCl+2FeCl O. 322反应物质 (3)氢氧化铜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O+H2O.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3)在线全文阅读。

高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729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