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中考政治热点专题
热点一:低碳中国
知识链接:
国情依据: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三大问题都是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含义: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生态文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两型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增长发展战略,科教举国战略
一、怎样建设两型社会?(低碳经济)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同策,努力建设“两型社会”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3、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矛式,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
4、加大执法力度,严惩破坏生态文明的不法行为(坚持依法治国) 5、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族的资源环境意识。 6、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 7、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实施可持续战略,增强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
2、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有利于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4、有利于加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 三、“节能减排、全民行动”需要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说说你的打算。(培养低碳生活方式,你准备怎样做?)
1、增强资源、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爱护环境节约资源。 2、参加节能减排的宣传活动。
3、依法同浪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4、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法方式,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节约用纸、用
水、用电;绿色出游,倡导绿色消费;不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爱护花草树木,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出门少打的,多坐公交;使用节能电器;实行垃极分类等。
四、走低碳道路,发展低碳经济体现了我国的哪些国策、战略和发展理念?(两型社会) 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依法治国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理念:(1)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
(2)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3)又好又快的发展
五、我国为什么要走低碳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理念?(为什么要建设两型社会)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 缓解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这一点是结合具体国情作答的)
2、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3、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议生态文明的需要。
4、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六、武汉如何建设“两型社会”,请你向市政府提建议。
1、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2、加快科技创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寻求新能源。 3、依法保护资源、环境,严惩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
七、我们青少年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应做些什么?
1、我们青少年要认清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形势;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自觉养成节约用电、用水、用纸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良好习惯。 3、积极同身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4、积极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八、建设“两型”武汉对武汉的发展有何意义? 1、有利于缓解武汉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2、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有利于武汉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武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九、我国政府有哪些发展理念?
注意:凡国策、战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都是发展理念 总体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具体发展理念: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词:科教、创新等) 2、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关键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两型社会)
3、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健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
4、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关健词:区域经济、共同富裕等) 十:两型社会、低碳生活宣传 标语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小康建设你我他,节约环保靠大家;践行低碳生活、享美好人生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利用再生资源 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2、设计活动
(1)活动形式:召开以“??”为主题的动员会; 张贴有关宣传标语,发放有关“??”的宣传小册子; 发??的倡议书;办一期以“??”为主题的黑板报; 开展以“??”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 (2)活动流程设计
第一步:收集、交流相关资料(如科技可以是成就展、资源环境可以是存在的问题、现状) 第二步: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读感受、想法 第三步:发出倡议,提要求,号召为某一方面怎么做。 十一、发展低碳经济,为什么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 十二、“两型社会”低碳生活展望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显著增强;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热点二:和谐中国
知识链接:
1、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公平
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4、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民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公平正义,社会治安、分配不均等,上学难、行路难、看病难、住房难等
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社会蓝图)
一、民生问题反映出我国什么样的基本国情?反映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原则?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措施和根本途径是什么?
反映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反映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体现了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有何重大意义?(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金砖四省”出现的意义1、2、3)
1、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2、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3、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4、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5、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
三、如何解决民生问题,请你向政府建言献策?(怎样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建设幸福城市)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规范社会行为。
3、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关爱弱势群体,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觉悟。
5、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落实科教兴国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民生问题、如何建设幸福城市答1、2、3、4;和谐社会着力在4、5、6) 四、近年来解决民生问题的举措:
废除农业税、通过《物权法案》、实行“两免一补”、推进农村医疗改革、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五、我们中学生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些什么?
①在家庭:尊敬长辈一,主动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与父母和睦相处等; ②在学校:遵守纪律,团结同学;遵守校规校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认真学习,多读有益书籍等;
③在社会上:遵纪守法,讲社会公德;保护大自然,培养正义感,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等。 六、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
展道路,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③坚持依法治国,加强节能环保方面的立法工作,严厉打击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人与人的和谐:
①严格依法治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缩小地区差距,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关爱弱势群体。
③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八、青少年为解决民生问题能做些什么?
1、密切关注民生问题,为解决民生问题积极献言献策。
2、宣传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措施,主动参加解决民生问题的公益活动。
3、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九、“民生关系你我他”,请写出几条有关民生的广告词。(和谐社会)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关注民生,促进公平!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 十、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充满信心。
十一、中学生能为构建幸福城市、提升市民幸福感做些什么?
1、树立理想,努力学习,提高思想道德觉悟,承担社会责任。
2、密切关注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参加构建幸福城市的公益活动。 3、尊老爱幼、和睦邻里。
十二、武汉“富裕、宜居、安心、和谐”城市建设:
富裕: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共同富裕;3、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宜居:1、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绿化力度,打造花园城市;2、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市民生活提供方便,如出行、购物、就学、看病等;3、转变产业结构,减少声、光、尘等污染;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安心:1、构建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幼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2、坚持依法治国,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和谐:1、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2、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关爱弱势群体,努力实现共同富裕;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市市民的思想道德觉悟;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十三、要把武汉建设成为富裕之城、文明之市、魅力之都,应把什么摆在首要地位,应坚持哪些发展理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自主创新之路,建创新型武汉;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四、展望幸福城市:
1、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2、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3、经济更加繁荣、文化更加昌盛、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环境更加优美
热点三:创新中国
知识链接: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只有把教育放在优先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我国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或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加快自主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扶术的进步,要迅速提高我国生产力,必须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一家。’
二、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健地位,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2、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3、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
4、完善创新机制,健全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5、加大科技的投入,为创新创造条件。
三、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我们中学生怎么办?(或青少年如何在生活中实现创新?)你为创新型武汉建设怎么做?(树立理想、努力学习、自觉培养、积极宣传,为国家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我们中学生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 2、宣传实施科教举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
4、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怎样建设创新武汉?
1、积极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提高市民素质,走自主创新之路。 2、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
3、重视教育的优先发展,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培养创新人才。 4、加快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打造武汉特色产品,使更多的“湖北创”,“武汉创”产品走向世界。
5、创办高新科技园,为人才构建创新平台,重奖有重大贡献的创新人才等。 五、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几条广告词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2、创新武汉,人人有责;
3、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让创新成为一种责任,让创新成为一种动力。 4、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国家(武汉)
六、你们为开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组织了哪些活动?
活动设计
1、组织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比赛;
2、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创新的作用,激发学生们创新的兴趣和好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