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 各单位必须对下列电算化会计档案进行妥善管理,做到防磁、防火、防潮
和防尘,重要会计档案要准备双份并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A、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 B、以其它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
C、计算机打印出来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包括报表格式和计算公式)等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 4.5.7 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
于磁性介质损坏使会计档案丢失。 4.5.8 各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
4.5.8.1 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含文字分析)、年度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涉及外事
和对私改造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必须永久保存; 4.5.8.2 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的保存期限为25年; 4.5.8.3会计移交清册、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总分类账、明细分类
账、除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外的其它日记账、各种辅助账簿的保管期限为15年; 4.5.8.4 月度、季度、中期会计报表(含文字分析)保管期限为5年;
4.5.8.5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主要财务指标快报(含文字分析)保管期限为3
年;
4.5.8.6 固定资产卡片保存期限为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5年;
4.5.8.7 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和会计软件程序,保管期为截止该软件停止使
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5年;电子计算机输出的书面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书面会计资料和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介质存储的会计数据的保管期限与上述相应项目一致. 4.6 会计稽核和会计监督
4.6.1 各单位会计机构应当设置专职或兼职稽核员,明确会计稽核岗位的职责和权
限。 4.6.2 对财务收支的稽核,应当逐笔审核各项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
对非法和计划外的收支,应按有关程序和权限申报,经批准后处理。4.6.3 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稽核,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6.2.1 会计科目是否按照有关规定正确设置和使用。
4.6.2.2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填制内容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填制方法是否
合符要求;取得途径是否正当,是否属于本单位业务发展之需要;相关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及时入帐;
4.6.3.3记账凭证的内容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记账凭证填制的规定,编号是否正
确,科目对应关系是否清楚,所附原始单据是否真实、有效,数据是否相符; 4.6.3.4 会计账簿登记方面:
A、账簿的设置是否符合集团的有关规定,是否能满足本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需要; B、账簿的启用是否符合要求;
C、全部记账凭证是否及时登记入账,账证是否一致。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和保管是否分工明确,并定期进行核对; D、账簿记录错误的更正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做到定期结账并符合结账要求。
4.6.3.5 会计报表编制方面:
A、是否按照国家及集团的要求编制对外、对内的会计报表;是否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 B、各种报表之间、各项目之间,对应数字是否相互一致,相连期间报表数字是否衔接;
C、报表封面签字盖章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4.6.4 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国家财经、会计法规和集团及本单位
的财务、会计、税务制度、经营财务计划等,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 4.6.5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4.6.5.1 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
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4.6.5.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
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 4.6.5.3 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4.6.5.4 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4.6.6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
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
会计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4.6.7 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当不予受理、予以扣留,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 4.6.8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伪造、变造、故意销毁会计账簿或账外设账行为,
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向直接上级财务部门或总部财务管理部报告,请求处理。 4.6.9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实物、款项进行监督,督促建立并严格执行财
产清查制度。发现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时,应当按规定进行处理。超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职权范围的,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并按《万科集团财务管理规则》有关规定处理。
4.6.10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指使、强令编造、篡改财务报告行为,应当制止
纠正;制止纠正无效的,应当直接向总部财务管理部报告,请求处理。 4.6.11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计划、经营计划、业务计
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集团和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经济活动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处理。 4.6.12 各单位必须主动接受上级主管单位和总部财务管理部及总部审计室的审
查、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它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必须保证信息的完全透明化;接受国家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等检查时,应知会上级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协助的,应予说明.
5. 其他规定
5.1 集团总部及集团在中国境内的所有全资企业、控股经营企业和受托经营的
非控股企业必须按本规范办理会计事务;境外企业实行属地管理原则,遵从所在国或地区的会计准则,但必须在本制度规定的会计期末按本制度的规定进行特别决算,向集团总部上报财务报告;资金结算中心可根据《金
融企业会计制度》及本规则的要求,对会计凭证、会计科目、会计账簿等作出规定并征得总部财务管理部同意后实施,但会计报表必须转换为集团标准格式上报。
5.2 本规范未涉及或未尽的会计管理事项,按国家或集团有关规定执行。
6. 关联文件:
财务管理部:万科集团费用核算规范(VKCW03-04)
万科集团存货核算规范(VKCW03-06) 万科集团所得税核算规范(VKCW03-1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万科集团会计管理及核算规范(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