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介入,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之一。
(四)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始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
“社会功能”涉及个人或集体如何行动去实现他们的人生任务,并满足环境或生活情境的需要。这暗示着社会工作者主要关心的是人们的功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人们可以发展不同水平的社会功能,个人社会功能的水平要看他应付人生需要和满足环境需要所具备的能力。因此,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活动,用以帮助青少年个人、群体或社区增强他们发挥社会功能的能力,并创造适宜于其实现目标的社会条件。
四、 青少年社会工作系统架构
系统是指置于交互作用中的元素,整体的和部分的相互关系是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接触的范围和需要介入的层面是比较复杂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不仅要与社区内的青少年建立专业关系,而且还要与青少年家庭以及社区内其他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多个系统的协同运作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经常运用的策略。因此,我们可以用系统的概念来分析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一些分析工具,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可以做些什么。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系统
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系统主要包括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以及相应的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以及机构的专业服务性和自主运作性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系统的重要标志。
(二)青少年服务对象系统
一般来说,青少年服务对象系统是青少年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等或任何在青少年服务中预期的受益人。一个人要成为服务对象一般来说有三个条件:一是服务的受益人;二是对社会工作者做出授权,要求并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三是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签订服务协议或契约。
但上述三个条件在不同的求助形态中的实现程度是不同的。对于主动求助对象,社会工作者比较容易运用上述三个条件去作出判断。而非主动求助型服务对象,或者是社会工作外展的服务对象,往往不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却仍是社会工作者必须提供专业服务的服务对象。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际经验来看,青少年主动求助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尤其在社会工作刚起步的中国社会中,所以社会工作者更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去主动接触和找寻各类青少年服务对象,激发青少年的求助动机。因此,上述三个条件只是作为我们的一种参考。
(三)青少年服务目标系统
青少年服务目标系统由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要改变或影响的人组成。目标系统可能就是服务对象系统,但也可能不是。
目标系统与服务对象系统存在三种可能:第一,目标系统即是服务对象系统。第二,目标系统是服务对象系统所处环境中的其他人。第三,目标系统包括服务对象系统及其环境中的其他人。
在实际工作中,随着服务的开展,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都有可能成为需要改变的目标,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明确服务目标,及时有效地作出服务回应,
(四)青少年服务行动系统
行动系统指社会工作者为实现改变目标而建立的合作者系统。如社会工作者为改善服务对象的网络沉迷行为而与家长建立的合作关系,社会工作者为青少年实现就业而与就业指导中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社会工作者与街道派出所、居委会等联合建立罪错青少年考察教育小组等。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具体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品格辅导、心理及认知辅导、生涯发展辅导、就学就业辅导、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辅导、行为偏差及矫正服务、弱势青少年保障服务等。
一、 思想道德品格辅导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格辅导,主要基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规律及基本特点。
(一)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特点
一般而言,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道德相对主义。由于抽象思考能力的提升,青少年开始作假设性的思考,他们不再依赖社会所接受的刻板印象或权威人物的看法作判断的依据,能够自己比较事物各方面的差异性,并思考不同的
解决办法。
(2)道德的冲突。青少年常因追求独立自主或为抗拒父母及师长的关心,而故意采取不同于父母师长的道德价值观念,因此,在此阶段青少年与重要他人的道德冲突明显增多。
(3)道德上的知行不一。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常常存在差异,道德的知与行形成分歧状态。
(4)与成人道德观念的疏离。青少年虽然身心日益成熟,但仍不会被成人充分接纳,他们也不会认同成人的标准,代际间的疏离感是导致亲子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主要服务内容
基于上述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特点的分析,青少年思想道德品格辅导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政治制度的看法。
(2)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对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 (3)引导青少年形成对现实生活中各类事物和现象的正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4)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法,掌握科学方法论。
(5)通过多种形式提高青少年对道德理论和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6)促使青少年学会梳理道德情绪的发生规律,并使其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
(7)协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掌握面临诱惑而不迷
失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 心理及认知辅导 (一)青少年心理及认知的主要特点
(1)身心发展快速而不平衡。青少年在“幼稚”与“成熟”的尺度上会有大幅度的徘徊。
(2)主要发展性任务是实现自我的同一。随着身体的变化和性成熟的过程,青少年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体验,也感到周围人对他们的新的反应。他们力求发现自己现在的真实情况以及将来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伙伴的来往,新的社会关系的产生,也使他们扩大了自我活动、自我探索的空间。他们也要弄清世界是什么样子、社会又是什么等。在这种不断认识和探索中,使理想的我逐步接近现实的我,使自我意识达到积极的统一。
(3)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得到发展。青少年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作重新的评价,并试图把这些价值和评价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
(4)独立意识加强,伙伴关系密切。青少年对家庭的依恋逐渐转向伙伴群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等相互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
(5)认知改变。青少年进入了抽象思维阶段,已懂得试验、假说、推论这类形式化的思考,运用理论来推想因果关系,开始懂得处理复杂的信息或资料,他们学会自我批评,各个方面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有能力听取他人的意见,处理问题时能考虑更多的可能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四)(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