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城市、交通、商业中心简答题(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7.(1)海 太行

(2)地形平坦,靠近河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 (3)燃烧煤炭

(4)太原可为天津提供能源(电力、煤炭等),天津可为太原提供资金、技术和多种工业品。(分析:根据影响城市的区位要素,分别从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方面分析。天津有石油、海盐等矿产,因临海,工业发达,资金、技术、产品比太原有优势。而太原的优势是煤炭,素有“煤海”之称。因华北燃煤较多,污染较严重。) 28.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左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下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下为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 。(2分)

(2)简述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 , ;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是 。(4分)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依据是 。(2分)

(4)重庆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4分) (5)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有什么影响: 。(6分) (6)2008年5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灾害影响的是( )(2分)

A.加强地震研究,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和预警机制 B.工程建设中要尽可能避开断层.陡崖 C.普及防震抗震知识,提高公民防震意识

D.在地震多发区禁止建设水库.桥梁等大型工程

(1)北有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2分,一个要点是北侧山地,一个要点是阻挡冷空气) (2)多分布在海拔低于500米的地区(1分);多分布在河流两侧(1分);规模越大,数量越少,反之越多(2分) (3)A(1分);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流交汇处,是城市早期发展的中心;交通便利(1分,答一点)

(4)附近有煤铁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地形起伏较大(每点1分) (5)水土流失(2分);使该地区土壤流失,肥力下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地表侵蚀加剧等(任一点2分) 河流泥沙增多,使库区淤积加剧(2分)

(6)ABC(2分,答对一个得1分,三个全对2分,错选则不得分) 29.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等级体系共有 级。简述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长江三角地区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下图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据此并读下图,回答问题。

在A、B、C、D、E五处中:印染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 水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 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 科技园区宜选址于 ,理由是 ; 生态公园宜选址于 ,理由是 。 (3)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某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中CBD表示哪一种功能区?请说出其空间分布特点及主要职能。图中还缺少一种功能区,请写出其名称并简要说明其地理意义。?

(4)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其原因有 。

答案 (1)五 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多;辐射范围越广;等级越低,则反之。?

(2)B 在居住区的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E 在城区河流的上游? A 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 D 靠近高等院校?

C 在污染型企业与居住区之间 (3)中心商务区。?

空间分布特点:多位于市区的中心地带。?

主要功能:是城市的商业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展销中心、购物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务中心等。 绿化区。?

地理意义:美化环境、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减弱噪音、防灾减灾、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

(4)沿河沿海分布 水运便利;取水方便;营造滨水景观? 30.(2007·全国文综Ⅰ)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答案 (1)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2)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

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3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许多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

材料二 上海浦东将在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支持下,探索柔性延长退休年龄改革试点。

(1)材料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其特点是____________。“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4分)

(4)浦东在探索柔性延长退休年龄改革中,率先可以试点的人群是(2分)( ) A.高科技、金融、现代服务业等单位的科技人员 B.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 C.外来务工人员 D.野外工作人员

【解析】 本题通过材料侧重考查我国人口问题及其出现原因。第(1)题,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到21世纪初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现代型。第(2)题,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增长快,导致就业困难,为维持生计,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或经商,而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第(3)题,东部大城市经济发展快,而人口出生率低,呈现快速老龄化现象,引起劳动力需求不足,老人赡养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第(4)题,延长退休年龄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再开发,而五六十岁的人特别是此年龄段的科技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在工作经验、阅历方面的积累正处于理想状态。

【答案】 (1)现代型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增长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或接近现代型转变

(2)“留守小孩”、“留守家庭”是由于大量民工和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引起的。 (3)“未富先老”表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赡养费用增加,负担加重,引起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精神孤寂等问题出现。 3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城市形成的原因是_____ ____。(2分)

(2)丙城市位于_____ _____的汇合处,是因为有大量的______ ____。 (3)丁城市位于______ _ __,因此既是______ ____港,又是__________港。 (4)以上四座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供的_____ _ _ ___条件。

32.(1)该处有瀑布,形成水运障碍,成为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成为货物的转运点,促使了城市的形成。(2)河流干支流交汇处,人流和物流在此处集散或中转。(3)河流的入海口;河;海。(4)水运交通。

33.读“中国主要商业中心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商业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是 和 。 影响商业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人文因素是 和 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商业城市主要分布在 部地区,这是因为 。

(3)图中B市依托的港口易淤,冬天冰冻,自然条件远不如秦皇岛优越,然而B市能成为全国性商业城市的原因是: 。

答案 (1)位置 地形 经济腹地(服务区) 交通运输条件 经济腹地因素

(2)东 该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地势的第三阶梯,地势低平,交通方便,易于商品集散 (3)因为B市(天津)地处华北平原海河出海口,华北平原是它的经济腹地,再加上距首都北京最近,是北京的门户,天津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生产地,而且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贸易中心

34.下图中A、B、C表示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示信息显示该区域的城市发展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A图看出,城市初期主要呈现________分布的特点;从B图看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从C图看出,该地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向________。 (3)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这对商业网点有何影响? (4)试分析该地区在C阶段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城市数目和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2)题,城市初期以水运为主,多沿河分布;在铁路公路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交通干线分布;进入现代,城市形态有了更多更灵活的变化,图中城市明显沿海分布。第(3)题,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特点可由图读出。商业网点多分布在交通便利之地,这样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城市、交通、商业中心简答题(5)在线全文阅读。

城市、交通、商业中心简答题(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90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