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完整安排村民回迁。在制定规划方案之前,村集体应初步统计村民的总回迁面积,设计单位再根据该数据制定规划方案。规划的建筑面积应适当多于回迁面积,以便在回迁时对村民的回迁面积进行必要的调剂。根据村民一般以收租为收入来源的特点,规划方案应将村民的居住区及出租区区别开,居住区用于村民回迁后的自己居住,多以大面积为主,出租区用于村民对外放租经营,应多以小面积为主。规划方案还应尊重民风民俗,保留与复建在村民心中地位重要的建筑,例如祠堂、神庙、牌坊、碉楼以及其他古建筑等等。
(三)制定补偿方案,报请市“三旧”办公室领导小组批准。补偿方案是整个改造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不仅要实现村民利益的最大化,还要完善制定程序,为日后可能出现的”拒迁户”扫清阻碍。具体的程序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制定补偿方案初稿。拟定初稿是为了让村民大会有具体的对象进行表决,加快改造步伐。初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村民的改造积极性,若历经多稿仍无法表决通过的,不仅耽误了改造的进程,而且可能会打击村民对改造信心,增加对抗改造工程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村集体在制定补偿方案初稿时一定不能闭门造车,应在区三旧办公室、街道的指导下进行,以及引进专业人员的力量。本所先后协助了林和村、杨箕村、小新塘村等制定补偿方案初稿,累计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相信能为村集体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初稿应以规划方案为前提,以村民的意愿为对象。在规划方案允许的范围内,初稿应尽可能地体现村民的利益。从实践效果来看,改造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村民获得的补偿待遇是否够多。只要补偿待遇满足了大部分村民的心里预算,
改造工程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村民的预算无非是回迁面积多少及货币补偿多少,若这两者符合目前广州三旧的补偿标准,且不远低于其他村的补偿标准,则村民应是支持改造的。由于目前其他村的补偿标准偏高,且政府对补偿标准有了一定的限制,渔沙坦、柯木朗村集体在制定补偿方案的问题要严峻不少。一方面是无法与其他村集体的补偿标准持平,容易使得村民产生心理不平衡,阻碍动迁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补偿标准又不能超出政府的要求,更是使得村民的预算大打折扣。但是,本所认为,在政府方面,只要容积率控制好,补偿方案又在规划方案允许的范围之内,即使部分村民的回迁面积超出了政府的要求,补偿方案也应是可以获得批准的。
由此可见,补偿方案初稿主要应列明一下内容:改造主体、改造范围、改造时间、回迁面积、超建面积的补偿标准、其他材料的补偿标准、临迁费、搬家费、奖励金等等。方案应对补偿待遇进行差别对待,应规定迟延搬迁的村民不能享受奖励金,且临迁费标准应低于其他村民,甚至回迁面积也适当减少等等。同时,在计算回迁面积方面,村集体还应注意不同产权证之间的区别,例如宅基地记载的面积全是合法面积,但集体房产证记载的面积包含的违章面积,若不谨慎处理,回迁面积就可能因证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造成不公,阻碍改造进程。总之,初稿是面向广大村民的重要一步,村集体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多讨论、多采集意见、多尊重街道及专业人员的意见,才能更有效推进后续工作。 2、组织成员大会对补偿方案初稿进行表决。根据《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的规定,成员大会可以户为单位。但是,为了谨慎起见,村集体应先面向全村组织成员大会或动员大会,向广大村民收集对初稿的意见。再次修改
初稿后,村集体再组织村内每户的代表进行表决,最好以宅基地使用权人为每户的代表。表决过程可能十分繁琐,且须不断对初稿进行易稿,例如杨箕村在表决过程中就进行了三次咨询三次表决。在上述过程中,村集体应聘请公证人员对现场进行公证并全程进行录像,证明村集体已经组织过全体村民参与讨论补偿方案,以及组织村内每户的代表对补偿方案进行表决。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只要村集体经济组织80%以上成员同意的,补偿方案就可报请市“三旧”办公室领导小组批准,且对全体成员有约束力。因主要的对象是面对广大村民,这一阶段的工作可能显得繁琐且压力甚大,但村集体一定不能回避,必须全面完善以上手续,否则有的村民就抓住程序瑕疵而大做文章,拒绝搬迁,甚至以改造不合法为由,鼓动其他村民反对改造工程。同时,做好完善程序的工作,还能为日后起诉”拒迁户”的司法诉讼带来便利,加快处理疑难问题的速度。
3、将成员大会通过的补偿方案报请市“三旧”办公室领导小组批准。即使政府更注重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方案以及控制容积率,但根据上述“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规定,市“三旧”办公室领导小组对补偿方案是有审批权的。为了完善手续,防止有的村民寻找拒绝搬迁的理由,村集体还应将成员大会通过的补偿方案报请市“三旧”办公室领导小组批准,由该领导小组在相关的会议纪要或其他文件中明确表示同意补偿方案。
(四)在村内广泛开展针对补偿方案的宣传工作,且在律师的协助下制定与村民签约的补偿安置协议书。宣传工作的重点不仅是让广大村民了解通过后的补偿方案,而且应收集村集体已经组织宣传工作的资料。根据杨箕村、文冲村的做
法,将补偿方案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是很好的宣传手段。在派发过程中,村集体应尽量要求村民签名领取小册子。同时,村集体还应在村内主要公示栏对补偿方案进行公示,并聘请公证人员对公示方式及内容进行见证,以证明村集体已经履行充分的宣传义务。上述工作相当细致,但是必须的程序,在处理日后的疑难问题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补偿安置协议书是村民签署同意改造的正式文件,当中包括改造主体及村民的权利、义务,也包括了村民具体的补偿待遇。协议书的内容原则上不能太多,否则因村民长时间阅读而影响总体的签约速度,而且内容越多,村民提出的疑问就越多,反而阻碍了村民的签约信心。同时,内容也不能过于丰富改造主体的权利,忽视村民的权利,甚至加大村民的义务,否则也会严重耽误签约速度。至于协议书应否经成员大会同意的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对此没有明确的要求,其他村集体也没有走成员大会的程序。本所认为,协议书是改造主体与各个村民之间的民事协议,是否经成员大会同意并不影响其合法性,而且成员大会通过的协议书可能不利于实践工作,这也是其他村集体都没有该程序的原因之一。改造的核心是村民可获得多少的补偿待遇,协议书的内容只要不是过于偏向改造主体的权利,又充分保障村民的应有权利,就可用于实践工作。
(五)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获得以上全部审批手续后,向区政府申请整体启动城中村改造,由区政府公示改造通知。政府的公示行为能有效提升村民对改造工程的信心,体现了改造工作以“政府为主导,村集体自主改造”为原则,预防日后留守户以无相关政府公示为由拒绝搬迁。
二、全面改造组织实施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与广大村民进行签约,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也是村内矛盾激化的阶段。根据其他村的成功经验,该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分工合作,互相监督。在实践中,村民的部分补偿数据往往存在随意性的特点。例如超建面积多少、铁皮屋面积多少、其他材料补偿多少等,因没有合法证载,一般以测量人员的实测为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为了防止这种随意性产生不公,在签约阶段,村集体应将工作部门分为三个部门。
测量部门。该部门主要由专业测量人员组成,统一佩戴村集体派发的工作证,应村民的要求,前往村民的房屋进行现状测量,复印房屋产权证明以及产权人的身份信息。测量人员、村民应在现状表上签名确认。测量人员根据补偿方案及现状表制定补偿待遇计算表(初稿),由测量人员、村民再次签名确认。该部门还适当分担了改造政策、补偿房屋等方面的动迁解释工作,村集体在启动实施阶段应组织对该部门进行培训。
审核部门。该部门主要由熟悉村内房屋状况的村集体工作人员组成,主要审核测量部门送来的每间房屋补偿待遇计算表(初稿),审查相关的补偿数据是否客观事实。对补偿数据有异议的计算表(初稿),该部门应退回测量部门重新测量及填写,对无异议的,该部门应盖章确认,并退回测量部门,由测量部门制定补偿安置协议书及计算表(正稿)。 签约部门。该部门主要由律师组成,主要向村民解释改造政策、协议内容、解决家庭纠纷、合作建房纠纷、房屋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城中村改造项目具体操作步骤参考资料(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