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g。试写出空气中煅烧草酸亚钴的化学方程式: 。
(2)CO与 PdCl2 溶液反应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反应中有水参加,利用此反应可用氯化钯检测CO对大气的污染情况,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g3PO4、Ag2HPO4均为黄色沉淀。某同学向Na3PO4溶液中逐滴滴加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①若黄色沉淀是Ag3PO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黄色沉淀是Ag2HPO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所生成的黄色沉淀是Ag3PO4还是Ag2HPO4:过滤,取反应后的溶液
15.(5分)在A、B、C、D四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且依次增大。 A、C可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X、Y两种常见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B、C可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1:2形成M、N两种常见化合物,常温下为气态,D、C 可按原子个数比为1:2或1:3形成Q、R两种化合物,Y能分别与Q、R发生化合反应得到两种产物的水溶液常温时pH都小于7。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X为 ,M为 。 (2)X也能与Q发生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Y与 R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当两微粒的原子个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之和也相等时,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如:SO2与O3、CN﹣与N2互为等电子体,写出与N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微粒的化学式 。
三、实验探究题
16.(10分)现有一瓶含NaCl杂质的Na2CO3样品,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定其纯度的方法,装置如图1,其中A容器中盛有样品10.0g,分液漏斗内盛有稀硫酸,B容器内为碱石灰固体。
第26页(共88页)
(1)该同学重复操作了三次,每次操作均正确,且装置不漏气,可是结果数据出现了较大偏差(容器内反应均完全,装置内空气的影响忽略不计),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
(2)通过仔细分析,该同学重新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3,请回答有关问题: (可供选择的试剂还有Zn片、浓硫酸、NaOH溶液、CaCO3固体、蒸馏水)
①该套装置未画完整,请在你认为需要补充装置的虚框内画出合适的简图,并注明试剂。
②A装置的广口瓶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该装置的作用是 。 ③如果实验后测得E装置质量增重3.52g,则该Na2CO3试样的纯度为 。 (3)测定该Na2CO3试样纯度的方法有多种,请你利用不同的反应原理再设计一套方案。
要求写出实验操作流程和试样中Na2CO3纯度的表达式。(试剂任选) 操作流程按下列图4所示表述:
1操作流程为(图5):
第27页(共88页)
②实验时称量样品的质量为a克,所测物质的质量为b克,该试样中Na2CO3纯度的表达式为: 。
17.(3分)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做“Na2CO3+CaCl2═2NaCl+CaCO3↓”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氯化钙质量/g 5.55 11.1 22.2 33.3 55.5 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碳酸钙的质量/g 200 200 200 250 400 5 10 20 25 X (1)哪几次反应碳酸钠有剩余(填序号) . (2)表中X的值是 .
(3)试计算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28页(共8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1.5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
A.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则证明BaCl2有酸性 B.准确称取2.80gCa(OH)2,加入97.2g水中配制100g 2.8%的Ca(OH)2溶液 C.在实验室,可无需查阅资料用50%的硝酸来配制50g20%的硝酸溶液 D.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CO2中的O2
【解答】解:A、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无色酚酞溶液遇中性溶液显无色,不能证明BaCl2有酸性,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常温下溶解度为0.17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0.17%,不可能得到2.8%的Ca(OH)2溶液,故选项实
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50g20%的硫酸溶液,无需查阅即可计算出所需浓硫酸的质量,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 D、镁能与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反应,不能用灼热的镁粉除去CO2中的O2;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C。
2.(1.5分)实验室制备氯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反应
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设计了4组实验方案(每次均量取20g反应残余液进行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 A.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生成的沉淀质量为a g B.稀释10倍后取20 mL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消耗NaOH的体积为b g C.与足量NaHCO3固体反应,逸出气体用足量碱石灰吸收,增重c g
D.加入d1g CaCO3(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质
第29页(共88页)
量为d2 g(已知:相同条件下 MnCO3的溶解度远远小于CaCO3)
【解答】解:A、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锰,也能与硝酸银反应,会使测定的 结果偏大,错误;
B、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可以采用稀释10倍后取20 mL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正确;
C、逸出的气体中还含有水分,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错误; D、加入碳酸钙,会得到MnCO3的沉淀,结果会偏小,错误; 故选:B。
3.(1.5分)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 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1:m2=3:7
B.m1﹣△M1<m2﹣△M2
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解答】解: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M1
24 2 24﹣2=22 Fe+2HCl═FeCl2+H2↑△M2
56 2 56﹣2=54
A、由图示,m1、m2时金属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
第30页(共88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9全国重点高中初升高自主招生化学模拟试题(4套)含答案解析(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