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课题:小数的意义(二)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怎样把几厘米用“米”作单位和怎样把几克用“千克”作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的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引导并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36厘米等于多少米?[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二)]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分组讨论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观察米尺,说一说你的发现。
师:请拿出准备好的米尺,认真观察上面的刻度和数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米尺,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观察结果:米尺上,1米被平均分成了100份,其中的1份就是1厘米。 师追问:1厘米还可以怎样表示?
1生汇报预测: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写成小数是0.1米。
10师:36厘米用“米”作单位表示呢?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后回答预测: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1厘米,36厘米占
36其中的36份,所以用分数表示36厘米是米,用小数表示是0.36米。
100小结: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所以将几厘米改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写成分数是100的分数,或者用小数表示。
(2)交流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师过渡:知道了36厘米可以用0.36米表示,那么黑板长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应如何表示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汇报:将2米写在整数部分,36厘米是0.36米,那么2米36厘米就是2.36米,黑板长2.36米。
师强调:将2米写在小数的整数部分,只要把36厘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就可以了。
2、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第二幅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和第一幅情境图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确:原来进行的是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现在需要进行的是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师引导思考:12克等于多少千克?1千克500克等于多少千克?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和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是一样的。因为1千克=1000克,鹌鹑蛋的质量是12克,12500等于千克,也就是0.012千克;500克等于千克,也就是0.500千克。
10001000师生共同解题:鹌鹑蛋的质量是0.012千克,鸵鸟蛋的质量是1.500千克。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2)小组活动,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师参与活动。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5题。
思考:0.3时写成分数是多少小时?表示什么意思?
3学生回答预测:0.3时写成分数是时,表示将1时平均分成10份,3份
10就是0.3时。
教师追问:1时是多少分?0.3时是多少分?
引导学生认识到1时有60分,把60分平均分成10份,1份是6分,0.3时就是3个6分,即18分。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课题:小数的意义(三)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计数器,掌握小数的数位。
2.根据小数的数位顺次表,能理解数位顺序表上的计数单位,以及进率关系。 3.结合具体情境,能抽象出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内容,并能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意义,接下来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 1、填空。
0.4表示( )
3写成小数是( ) 0.56表示( ) 1066678写成小数是( ) 0.625表示( ) 写成小数( ) 10010002、读一读下面一段话中的小数。
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是80千米/时,约为22.222米/秒。 师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要来研究小数“22.222”中每个数字的含义。[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三)]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数位。
出示计数器,师问:这个计数器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后汇报。
生1:计数器上有小数点,用这个计数器可以拨出小数。
生2:小数点左边的数位和整数的数位相同,有个位、十位、百位?? 生3:计数器上显示小数点右面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
师小结并引导学生拨数:同学们的观察都非常仔细,??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都是小数的数位。小数点的左边依次是个位、十位、
百位??右边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那你们能在这个计数器上拨出“22.222”吗?
学生尝试在计数器上拨数,师指名上台演示。 课件出示拨数情况,引导学生认识:
“22.222”中有5个“2”,这5个“2”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小数点右
11边第1个“2”在十分位上,它表示2个,用小数表示是0.1,所以这个“2”
1010也可以表示2个0.1。
师提问:小数点右边第2个“2”在百分位上,它表示2个表示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0.01。
师追问:说得很有道理,那最后一个“2”在什么位置,表示多少呢?
1生回答:最后一个“2”在千分位上,表示2个,也可以表示2个0.001。
1000师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小数点左边两个2分别表示多少?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最后集体汇报:小数点左边第1个“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左边第2个“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
2、认识计数单位及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师引导思考:整数的整位顺次表示是个位、十位、百位??,那么小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呢?
课件出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介绍数位名称及对应的计数单位: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小数点右边第四位是万分位,计数单位是万分之一(0.0001); ??
课件出示整数的数位顺序表,进行小组讨论:看一看、比一比,在整位顺序表上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相同点: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不同点:整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左边,数位顺序是从左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小到大,只有最小的计数单位——1,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而小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右边,从左往右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大到小,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只有
1,它也可以1001可以写成0.01,所以这个“2”也可以表示2个100最大的计数单位——0.1。
师强调: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满十进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6页“看一看,说一说”的图片,进而发现:10个0.1元是1元;10个0.01元是0.1元,再次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是“满十进1”。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出示教材第7页“试一试”情境一:同样的毛巾,小熊商店每条5元,小狗商店每条5.00元,这两个商店毛巾的价格一样吗?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师质疑:5元和5.00元的价格是一样的吗? 学生汇报:
预测一:5.00表示5元0角0分,也就是5元,所以5元和5.00元的价格是一样的。
预测二:5元表示5个1元,5.00元的5在个位上,也表示5个1元,十分位上和百分位上都是0,表示没有,所以两个商店毛巾的价格一样。
2、出示教材第7页“试一试”情境二:涂一涂,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主涂色,并汇报:0.6和0.06一样大。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讨论汇报:0.6的“6”也在十分位上,表示6个0.1;0.60的“6”在十分位上,表示6个0.1,百分位上是0,表示没有,所以0.6和0.60一样大。
师归纳小结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并提问:你认为哪些字是非常关键或者必不可少的?为什么?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师再次强调:“末尾”两字必须特别注意,只能是末尾的“0”可以添上或者去掉,中间和前面不能随便添上或去掉“0”。
3、即时练习。
课件出示题目:下面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 3.20 3.09 6.06 50.44 5.700 200.04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版北师大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独家原创】(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