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全双拥政策法规,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一)健全双拥政策法规,把双拥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近几年来,我们把健全双拥政策法规、规范双拥工作程序作为抓好双拥工作的重点,先后出台了《ⅩⅩ县拥军优属暂行办法》、《ⅩⅩ县优待烈属、军属、伤残军人实施办法》、《ⅩⅩ县军人优待金社会统筹暂行办法》、《ⅩⅩ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试行办法》、《关于在全县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县
4
活动的通知》、《创建双拥模范乡镇、模范单位实施细则》、《关于在全县开展特困优抚对象“关爱行动”的通知》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为优抚对象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不仅使他们能够享受党和政府的优惠照顾,而且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还制定了双拥工作制度、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军地联席会议制度、议军制度、建立双拥工作联系点制度、拥军优属服务站制度等20多种规范性的职责制度,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促进双拥工作的开展。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还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水坪镇制定了《优待烈属、军属、伤残军人实施细则》等4个文件。县河镇制定了《义务兵家属优待实施细则》等6个规范性文件。这些政策制度 的建立健全,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优抚对象实际困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双拥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我县地处偏僻,经济滞后、财政困难,但我们坚持把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作为一项硬任务、铁纪律予以落实,使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保障。
一是义务兵优待工作一年一个新变化。优待标准随着人平收入的增长逐年提高,由2001年税改前的户平优待900元提高到2009年的户平1800元,每年以16%的速度递增。2009年义务兵优待342户,其中农村义务兵优待252户,户平优待1800元,优待面100%;城镇义务兵90户户平优待900元,优待面100%;对于在部队立功受奖的士兵按立功等次分别给予100—1000元的奖励优待。同时对生活困难的1530多名“三属”、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按其生活困难情况给予200—2000元优待。2009年共发放优待金87万元。优待政策的落实到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优抚对象热爱祖国、献身国防的积极性。近三年来,ⅩⅩ籍在部队服役的官兵在部队荣立三等功87人,被评为优秀士兵的107人。
二是大幅度提高抚恤定补标准,足额及时落实到人。近年
5
来,我县按上级政策多次为享受抚恤补助的4037名优抚对象提标。其中2009年提标后,85户“三属”按城镇、农村不同标准人年达到4350—7940元;269名残疾军人按等级标准不同人年达到3310—20700元,1097名在乡老复员军人人年达到4500—4980元,1966名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年达到2460元,620名参战参试退役军人人年达到2400元。驻军官兵和六级以上残疾军人享受医疗保险,医疗费实报实销;近三年增加调标经费400多万元,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地方配套调标经费24.2万元,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已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同时落实预算安置保障金160万元;认真落实了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其退休工资每年都在提高,按时发放到人头,医疗费实行实报实销;县光荣院收养的56名孤老优抚对象,生活标准由原来的月人平40元,提高到现在的月人平410元,增加10倍,并由光荣院每月发给零花钱,使他们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幸福地安渡晚年。
三是改革安置办法,强化安置措施,妥善安置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在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破产、大批工人下岗失业的情况下,近两年接收安置3名军队转业干部,并安排了相应的职务;2009年接收142名退伍军人,按政策应安排工作66人;安置5名军嫂到行政事业单位吃“皇粮”。退伍军人安置采取岗位与货币安置相结合的办法,使符合政策安置的退伍军人都得到妥善安置,并组织48名退伍军人进行技能培训,采取多渠道就业方式,推荐开发参聘公安干警、交警协管员、汽修工等方面就业78人。解决了退伍军人的实际困难,促进了社会稳定。
四、深入开展“关爱行动”,努力解决优抚对象“三难” 根据省市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的要求,我县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动真情、办实事,广泛深入开展“关爱行动”积极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使特困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得到缓解,“关爱行动”成效显著。
6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办、县政府办相继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特困优抚对象“关爱行动”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特困优抚对象帮扶工作的通知》(溪办发[2004]48号、[2005]26号文件),对全县开展“关爱行动”作出了部署安排,提出了要求。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也相应成立“关爱行动”领导机构,建立了工作专班,明确了具体领导和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关爱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和目标。县委、县政府将帮扶任务分解落实到单位、到乡镇。94个单位、15个乡镇迅速行动,将500多户特困优抚对象分解落实到每个干部头上,保证特困优抚对象户户有人帮,家家有人管。开展结对帮扶,送款送物上门服务活动,解决好联系户的“三难”问题,得到优抚对象的好评。
二是逐步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县级财政加大对优抚对象 抚恤补助经费投入,每年预算安排8万元资金,保证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每年以4%的幅度递增,保证抚恤补助经费的增长与县人均收入增长比例同步。
三是切实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结合县委“两点工作法”,每个单位和乡镇帮扶1—4户特困优抚对象,为帮扶户找信息、引技术、帮资金、制定脱贫计划,切实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004年开展“关爱行动”以来,采取国家抚恤救助,扶持生产,结对帮扶等形式的帮扶办法,解决1400多户优抚对象的生活困难(其中特困优抚对象221户),扶持项目20多个,解决资金28万余元,帮助购买种子、化肥8万斤,使这部分优抚对象的生活得以保证。
四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优先将优抚对象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范围,给予资金物资帮助;解决优抚对象医疗困难,县政府制定出台了《ⅩⅩ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试行办法》,采取医保、农合报销+医疗补助、救助+医院优惠减免的办法,并与医保农合报销同步实行网上“一站式”结算,为优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军民携手同心_共谱双拥新篇(双拥典型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