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携手同心 共谱双拥新篇
-----ⅩⅩ县双拥工作典型材料
ⅩⅩ县地处鄂西北边陲,周边分别与本省竹山县,陕西省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重庆市巫溪县毗邻,是湖北省面向渝陕的门户之一。全县辖15个乡镇,296个村,14个国有农林特场,总人口37.3万人,农业人口29.2万人,版图面积3310平方公里。现有各类优抚对象1503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其中:在乡复员军人1130人;现役军人家属2861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238人;革命残疾军人及伤残工作人员269人;退伍军人10534人;军休干部6人。驻溪部队有县人武部、县消防大队、武警中队、通讯哨所等5个单位。
近年来,我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全省水电大县和茶叶大县的目标,全面实施“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民营活县、生态立县”的战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县委、县政府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把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作为支援国防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纳入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提上了议事办事日程,坚持从基础抓起,不断完善配套地方性政策、法规,扎扎实实地为优抚对象和驻军做好事、办实事,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双拥格局,巩固了全省“双拥模范县”的成果,发展了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了ⅩⅩ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双拥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和县人武部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县委办等31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
1
组下设办公室,县民政局长为办公室主任,抽调3名同志为办公室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全县双拥工作的组织协调。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县直8个系统也相应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全县各村组、居委会成立了428个拥军优属服务站或军人家庭服务中心。各部队、机关团体、学校、厂矿等单位,根据自身特点成立了各类双拥服务组织168个。服务组织人员12500人。基本形成了多功能社会化的双拥组织网络,为做好双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是把“双拥”工作纳入量化目标管理,强化考核。县委、县政府把“双拥”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年初制定“双拥”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制,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签订年度目标责任状,每半年组成专班对双拥工作计划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年终进行综合考评,考核结果作为评选文明单位、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使“双拥”创建工作纳入了规范化运作的轨道。
三是建立“双拥”工作联系点制度,实行领导帮扶责任制。县级领导在15个乡镇和5个驻军单位建立了20个联系点,乡镇和县直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联系到村,每人帮扶一户特困优抚对象。制度规定,联系点领导必须定期深入到驻军和基层了解双拥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实际困难。仅近两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在县人武部、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现场办公,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资金460多万元解决军事指挥中心、民兵训练基地建设资金缺口、消防大队搬迁、武警中队拆建等问题,改善了部队训练、生活条件,有力地支持了军队建设。在解决好驻溪部队困难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动员各级、各部门,联系帮扶500多户特困优抚对象,深入到帮扶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分析困难原因、研究对策,开展送款、送物活动,使他们的“三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努力营造双拥氛围
2
(一)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双拥氛围。双拥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只有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才能稳固双拥工作的基石,促进双拥工作社会化。因此,必须广泛宣传,为“双拥”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的优势,扩大宣传,把双拥工作宣传到千家万户。县电台、电视台、《今日ⅩⅩ》每年都定期开办宣传专栏,宣传双拥法律、法规、政策和“关爱行动”活动情况,大力弘扬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做好事、办实事的先进典型。近年来,我们把每年的八月定为双拥宣传月,县电台、电视台、《今日ⅩⅩ》开辟了《双拥新曲》、《双拥之声》等专栏节目,共播发“双拥”政策性、法规性文件36个,采用宣传双拥稿件430余篇,制作电视专题片3部。二是设置、刷写永久性“双拥”宣传标牌。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置固定双拥宣传标牌8处,各乡镇在村头、路边醒目处刷写永久性宣传双拥标语1200多条,各基层双拥组织定期举办宣传专栏260余期。三是树立双拥先进典型,弘扬爱国拥军精神,促进双拥工作更大发展。近年来,在创建活动中,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军民,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努力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做好事、办实事。涌现一大批双拥先进单位和个人。副县长尹熙祥、光荣院副院长马盈安等48位同志分别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国家民政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授予双拥先进个人、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称号;县民政局、蒋家堰镇等43个单位分别被省、市、县授予双拥先进单位和先进乡镇,典型的模范示范作用,激发了全县广大军民的爱国拥军热情和参与双拥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双拥工作全面发展。四是定期举行联欢活动,为双拥争创造势。通过举行文艺晚会、军民联欢晚会、军民体育友谊比赛等活动,普及“双拥”法规,密切军民关系。近几年“八一”建军节,我县举办了《“双拥情”专场文艺晚会》和《军民鱼水情》军民联欢晚会,晚会以颂扬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和我县双拥工作为主题,宣传“关爱行动”的丰硕成果,激发了全县
3
人民的爱国拥军热情。晚会通过电视进行现场直播,全县近15万人收看了晚会,使全县人民在寓教于乐中,受到了爱国拥军和国防宣传教育,把双拥工作推向了新的热潮。
(二)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同军队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我们始终把国防教育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从党员干部抓起,从学生抓起,从基层抓起。一是领导带头学,成立了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学习国防知识,每年举办一次国防知识竞赛,并印刷《国防法》16000多份,发至全县干部职工和基层民兵组织进行学习,增强了全民国防意识。二是各乡镇以党校和成人技术学校为阵地,结合民兵整组和征兵工作,每年开展2次国防教育,每年国防教育授课达2000多课时,受教育人数达22万余人,国防教育普及率达66%以上。三是把国防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规划,编写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县人武部定期为中小学生作国防形势报告,指导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和军训,培养青少年牢记历史、磨练意志、热爱祖国的品质。四是建立了爱国主义及国防教育基地,让人民群众和中小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树立有国才有家、为国作奉献的思想。县实验中学“ⅩⅩ县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馆”每年接待全县党、团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来馆瞻仰,受教育人数3万多人次。还多次接待曾在ⅩⅩ战斗工作过的老干部及其家属缅怀先烈,较好地发挥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军民携手同心_共谱双拥新篇(双拥典型材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