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美术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研究
路学正 天津市东丽区正心小学 邮编:300301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评价观要由竞争本位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课堂教学的评价要提倡激励作用,不搞“甄别选拔”,课堂教学评价要更关注学生的美术活动过程,注重教学目标“三维”与多层次的发展。小学美术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形成美术学习的兴趣,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本文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评价的弊端,阐述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论述了新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式。
[关键词] 评价 多元化 多维性 全程式 新理念 过程
【正文】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还体现在教学评价的改革上。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依据的是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现代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关注、要求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已明确否定了只重“结果”忽略“过程”的评价模式。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表现的评价、多种方式的评价,评价再也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大家共同参与,体现出多维性和多级性。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美术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实施评价,实现评价的功能呢?
一、 了解传统课堂教学中评价的弊端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单纯的关注学生课业完成的最终效果,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因素的评价。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或优或良或合格或不合格),打上“优”的固然高兴,但不知好在哪里,打上“不合格”的心里难过也
不知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迷惑厌学情绪。统一的评价标准,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泯灭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表达,不利于学生的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传统美术课程评价,片面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对少数美术特长生以技能评价为唯一标准,轻视大量普通学生,只重视结果评价,不重过程评价,教师扮演着终结性和唯一性的课程“裁判者”,学生没有发言权,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被测试的消极境地。
二、 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多样化,更加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新的评价理念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美术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评价观,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改变过去以学生作业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单一评价方式,同时也要改变美术课只有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才进行课堂评价的评价方法,把教学评价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正确的评价中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不良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对美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学习效果,做得不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
三、 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 ㈠、“全程式”课堂教学评价
所谓“全程式”评价,即是把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表现、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交流表达能力、构想创意、态度情感、课堂作业等全方位做综合评价。针对《新课标》中美术评价的多维性和多级性要求,多次对学生美术活动的表现评价反馈。
例如:在美术课的导入阶段,高度地评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将主动参与意识贯穿教学始终。如教学《三原色》一课中,学生对两种颜
色调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情景很感兴趣,很想动手调一调。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这一学习热情报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这么一来,学生主体性体验越来越强烈,主体意识越得以增强,从而使其向教学内容的深入方向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已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的想象丰富而有童趣——想象整个世界都是童话的:太阳会笑,植物会哭,猫和老鼠是好朋友??美术课当中,学生的想象更能得以发挥。如《心中的未来》一课中,有的学生说要设计可以照明的夜光鞋,有的要设计会飞的汽车,还有的要发明多功能浴盆等等,种类繁多。这些富于幻想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就应十分尊重,而必须充分肯定其具有合理、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极其细微的,也必须充分肯定,甚至有时可以“过分”肯定;一堂课的终结阶段主要是作业评价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审美尺度,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创造性思维,奇特的想象力,采用多元的审美标准,注重自我、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增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新课程标准下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