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学校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组建创新团队。2015-2016学年,学校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项目2人,“双创人才”1人,“双创博士”2人,江苏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各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指标稳中有升。截至2016年6月,学校共有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学者6人(含青年千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8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8人,江苏特聘教授10人,江苏双创团队3个,双创个人11人。
1.2 主讲教师授课情况
《南京农业大学关于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规定(试行)》明确要求,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主讲一门课程。2015-2016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我校教授总数的79.50%,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15.51%。此外,我校还外聘教师313人,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宽度。
1.3 教师发展
教师进修。2015-2016学年安排268名教师分别赴海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术交流等,其中具有3个月以上境外培训进修经历的教师人数为75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8%。
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服务空间,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支持与服务。进一步完善中心网站,丰富栏目功能,进一步提升导航服务水平。注重教学文化建设,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举办教师节感谢师恩活动,汇编教师发展研究成果,完善教育思想大讨论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网,努力营造学校立德树人、潜心教学和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创新活动形式,提升培训品质,努力构建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科学完备的教师培训体系。
常规培训:组织151名教师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推荐72名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组织92名新教师参加2015年第21-25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组织100名教师参加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培训班;组织我校岗前培训授课教师参加2015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备课会。
教师工作坊:举办多主题教师工作坊,
5
图1 教师工作坊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邀请康奈尔大学Klaus Apel教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姜洪林教授,江苏教学名师洪晓月教授,南京农业大学赵明文教授,就国外一流大学教学理念、创新创业背景下的“教与学”模式转变、“互动交流”在大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等主题,与我校200余名教师进行分享交流。邀请康奈尔大学Daniel教授等走进工作坊,与我校青年教师探讨教育教学理念及青年教师成长策略。
教育研讨:邀请加州大学常桐善博士等,与我校各学院党委副书记、教学副院长、系主任及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探究教育教学热点问题、教学管理理论及方法,着力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撑服务的能力。
联合培训:联合工学院,开展院本培训与学科建设、授课技巧漫谈、师德师风建设、改进教学方式谨守教学规范、发声技巧与训练等专题工作坊。
选派培训:主动挖掘校外培训资源,选派我校2名优秀教师赴南京大学参加高校艺术设计类教师高级研修班,选派10名优秀教师及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数据分析报告会,选派9名中青年教师参加2016年度本科院校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
1.4 建设思路与措施
通过教师分类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备的岗位聘用、考核及评价机制,努力创造“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用人环境,提升专任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同时,建立一支规模和实力与学校发展水平相当的高水平专职科研队伍,提升学校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为学校科研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撑,同时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储备资源。
加大青年教师海内外研修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优秀中青年学者的引进、选拔、培养和储备体系,重点支持和培养已取得重要学术成果且极具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后备力量。完善教师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支持体系,促进教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2.经费投入
学校各项教学经费指标均成逐年递增的趋势,2015年,教学日常运行总支出9085.68万元,本科教学专项经费投入7263.63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5165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933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1140元。
3.基础设施
3.1 校舍情况和社会捐赠
6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学校占地面积559.99公顷,建筑面积64.42万m2,其中教学行政办公用房面积38.32万m2,实验室用房面积23.33万m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4.53m2,生均实验室面积8.85m2。
学校现有各类教室308间,其中多媒体教室273间(包含外语教学语音室23间,计算机实验教学用机房30间,高清录播教室8 间,PBL教室18间)。各类教室功能齐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3.2 实验平台和仪器设备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与资源建设。依托农业生物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投入80余万元专项经费,进一步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与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质生物学(动物、植物、微生物)实验教学资源与虚拟仿真技术有机融合,建成了一批3D互动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限制,拓展了实验教学空间,延长了实验教学时间,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创新性实验提供更加灵活、方便的实验条件,进一步提升了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水平与示范辐射范围。2015年12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生物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我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与资源建设成果得到同类高校师生的充分肯定与认可。
各级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本学年新增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金融学科综合训练中心)。至此,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动物科学类实验教学中心、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表5),23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216个功能实验室,国家级、省级、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投入2000多万元专项经费,更新改善本科生实验实践教学条件。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自主研发的实验设备“LED智能光源控制系统”在2015年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十年建设成果展示交流会上荣获一等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南京农业大学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