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_夏令营_资料(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1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①连锁基因之间的交换频率相对恒定,0﹤RF﹤50﹪,RF愈大,表示基因之间的连锁强度愈小,基因之间的距离愈大;

②一个性母细胞在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交换产生一半的重组型配子;

③双基因杂合体在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交换产生的重组型配子总是少于50﹪; ④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是重组率的2倍。 三、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

完全连锁 (complete linkage):不能发生交换的基因连锁 不完全连锁 (incomplete linkage):能够发生交换的基因连锁 完全连锁的特例——雄果蝇和雌蚕

第二节 连锁互换与基因定位

一 、两点测验 两点测验的过程:

?(1)两个纯合体亲本杂交获得双基因杂合体( F1); ?(2)使F1与双隐性个体杂交获得测交后代; ?(3)计算基因之间的重组值;

?(4)确定基因之间的图距,作出连锁图。

玉米的上述杂交:

RF(c-sh) = (149+152)/(4032+4035+149+152)×100%= 3.0% 确定图距:

以 1%交换值作为1个图距单位(map unit, m.u.)或 1厘摩(centiMorgan, cM) c-sh之间的距离是3图距单位(cM) 作出连锁图 二、三点测验

1.三点测验的过程:(略)

基因型 比例 类型 a-b b-c a-c ?ABC/ abc 36% 亲型 ?abc/ abc 36% 亲型

?Abc/ abc 9% 单交换1 √ √ ?aBC/ abc 9% 单交换1 √ √ ?ABc/ abc 4% 单交换2 √ √ ?abC/ abc 4% 单交换2 √ √ ?AbC/ abc 1% 双交换 √ √ ?aBc/ abc 1% 双交换 √ √

4

20% 10% 26% 计算重组率:

?RF(a-b) = 9% + 9% + 1% + 1% = 20% ?RF(b-c) = 4% + 4% + 1% + 1% = 10% ?RF(a-c) = 9% + 9% + 4% + 4% = 26%

偏低重组率的校正:校正值 = 2×双交换值

?双交换值 = 1% + 1% = 2%

?实际的 RF(a-c) = 26% + 2×2% = 30%

确定图距:

?a-b之间的距离是20图距单位(cM) ?b-c之间的距离是10图距单位(cM) ?a-c之间的距离是30图距单位(cM)

?作出连锁图

2、并发率和干涉

?并发率(coincidence,C):C=实际双交换率/预期双交换率 ?干涉(interference,I):指一次交换的发生影响邻近另一次交换发生的概率

I = 1-C

自交法测定交换率的方法: 用于去雄较困难的植物,如水稻、小麦、花生、豌豆等 1.平方根法的步骤:

?①求F2代纯合隐性个体的百分率;

?②该百分率开方即得双隐性配子的百分率;

?③双显性基因配子的百分率等于双隐性配子的百分率; ?④计算重组率(RF)。

第三节 真菌类的遗传学分析

一、粗糙链孢霉的特点: 1、单倍体:n = 7

2、可以分析一次减数分裂的产物——四分子分析

3、一次减数分裂的产物按顺序排列——顺序四分子分析 二、顺序四分子分析

?(一)着丝粒作图

着丝粒作图:是指通过顺序四分子分析决定某个基因与着丝粒之间的遗传距离 1、粗糙链孢霉的杂交

? 赖氨酸缺陷型 × 野生型

lys-

(-) lys+

(+)

?M1型子囊: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分裂分离——亲型子囊(M1) ?M2型子囊: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二分裂分离——交换型子囊(M2)

2、重组值的计算

(二)连锁基因的作图

1、粗糙链孢霉的双基因杂交;

? 烟酸缺陷型 × 腺嘌呤缺陷型

nic+ +ade

5

2、计算 nic与着丝粒的重组率 3、计算 ade与着丝粒的重组率 M2 /总子囊数×1/2

=(3)+(5)+(6)+(7)/1000 × 1/2 = 90+90+1+5 /1000 × 1/2= 9.30% 4、计算连锁的 nic 和 ade 之间重组率 三、非顺序四分子分析

1、计算连锁基因之间的图距 2、不能计算着丝粒距离

第三部分 孟德尔定律的补充和发展

一.遗传和环境的关系 ?喜马拉雅白化兔: 25oC时在体温较低的部分的毛是黑色,其余 部分全为白色。但在30oC以上的环境里长出的毛全为白色。 1、基因、环境和性状的关系

? 基因型 + 环境 → 表型

2、外显率与表现度 外显率(penetrance):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中,表现预期表型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 ? 完全外显:外显率为100%

? 不完全外显:外显率低于100%

表现度(expressivity):指某种基因型的不同个体的表现程度 3、反应规范:是指某一基因型对环境反应的可能范围。 ?例如:水毛茛

4、表型模拟:是指环境改变引起的表型变化与基因突变引起的表型变化相似的现象 二、性状的多基因决定 (多因一效): 一个性状由多个基因控制 三、基因的多效应 (一因多效) :一个基因决定多个性状

?基因C决定豌豆红花,还控制叶腋的红色斑点,种皮的褐色或灰色以及其他性状。 四、显性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一)显性的多样性

1.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是指杂合体的性状表现与显性纯合亲本完全相同 2.不完全显性(incomplest dominance):是指杂合体的性状表现介于两个纯合亲本之间 3.并显性 (codominance):指杂合体的两个等位基因的作用在同一个体都表现出来 4.镶嵌显性:指杂合体的两个等位基因在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它们的作用

5.延迟显性:指杂合体发育到一定年龄阶段显性基因才发挥作用表现相应的显性性状。 6.从性显性:指杂合体的显性基因在一种性别中表现显性,在另一性别中则表现隐性。 (二)显隐性的相对性

1. 显性随依据的标准不同而改变 2.不同环境条件对显隐性的影响 五、致死基因

致死基因(lethal gene):能导致生物体死亡的突变基因 1.显性致死

显性致死:指杂合状态能表现致死作用的致死基因

?例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

2.隐性致死

6

隐性致死:指纯合状态才能表现致死作用的致死基因

例如:镰形细胞贫血症基因、软骨发育不全基因、植物白化基因 3.条件致死

——在一种条件下致死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并不致死的突变

例如:噬菌体T4温度敏感突变型,42℃时不能形成噬菌斑,25℃时能够形成噬菌斑。 4.亚致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2015_夏令营_资料(2)在线全文阅读。

2015_夏令营_资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xue/15278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