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区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和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
分析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突出决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突出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
35.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一样的。(×)
分析 (1)政府的经济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此公共服务侧重强调的是“经济”领域,具体如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等。
15
(2)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作为与经济职能并列的四大职能之一,强调的是国家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3)可见二者有所交叉,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应更广泛,故把它单列为一项。 36. 中国共产党能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
分析 政党、社会团体、政协、爱国组织都无权行使或者代替政府行使职能。
37. 行政监督体系中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有人大、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 (×) 分析 行政监督体系中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有人大、司法机关、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人民政协和中国共产党不属于国家机关。
38.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分析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39.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
分析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在我国,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立法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但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不具有独立的立法权。所以不能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
40. 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
分析 各级人大代表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协委员的产生则是由民主协商决定的。 41. 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就是与中国共产党一起执政。 (×)
分析 参政议政不等于执政。参政议政是“参与、介入、商议国家事务”,但不进行决策,也不直接处理具体的事务。
42. 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 (×) 分析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党的政治领导通过人大变为国家意志。 43. 当前,我国已建立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差别已被消灭。(×)
分析 各民族还存在大小、强弱、发展程度的差别,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是没有必要消除的。而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步消除。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坚持党的领导。(×)
分析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45.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分析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6. 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16
分析 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47. 国家性质与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分析 要与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相区分。国际关系由国家利益决定,并受国家力量的影响,国家性质与国家利益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48. 我国政府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分析 我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有原则的,是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的。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也绝不拿原则做交易。
49. 对于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分析 对于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反对诉诸武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03 文化生活
规避失分点,得高分不再难
50. 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
分析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51. 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
分析 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具有重要地位,文化软实力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52. 当前的国际竞争以文化竞争为主。 (×)
分析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是以文化竞争为主,而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主。
53.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
分析 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54. 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指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完全不同。(×)
分析 文化的多样性不是指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完全不同。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55. 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承认和保护一切文化。 (×)
分析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但不等于说所有文化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一些腐朽的、庸俗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行为,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阻碍社会的进步。
56. 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
17
分析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旧的传媒在今天的文化传播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57. 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一致的。 (×)
分析 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文化传播的手段有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文化传播的途径要借助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58. 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 (×)
分析 文化的过时与否,取决于它能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那么它就不会过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2015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资料(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