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之时代先锋(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日军占领香港时,恰好陈寅恪在港。就有日本学者给军部写信:“不可为难陈寅恪,务必照顾陈家。”当时的物资极为匮乏,日本司令部便派人给陈家送去好多袋面粉。但陈寅恪坚决不吃日军面粉,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日本宪兵一边往屋里搬面粉,陈寅恪和夫人唐筼,一边往外拖。蒋介石对陈寅恪也颇为看重,当年蒋介石自比唐太宗,曾托人以重金请生活正艰辛的陈寅恪写太宗传,但被其拒绝。1948年 12月,国民党在败退前开始了“抢救学人”的活动。当时,尽管北平已被解放军重兵包围,南京教育部的一架专机还是冒险飞临,有资格坐上这架飞机的,只有北大校长胡适和陈寅恪。到南京后,蒋介石亲自登门劝陈一起去台

湾,但他坚辞不就。离开大陆后,蒋还曾多次派专机到南京接陈,皆失望而归。没能把“国宝”抢救出来,一直为蒋介石引为恨事。

【适用主题】①爱国;②尊严;③人品与气节;④尊重人才。 4.担任清华教授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黎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群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适用主题】①知识渊博;②学问与学历;③尊重人才。 5.清华“怪人”

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诲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入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适用主题】①特立独行;②言传身教;③勤奋;④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经典素材9】朱光亚——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人物评词: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人物简介:20世纪50年代末,朱光亚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研究,地下核试验的攻关等工作,为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捐出100万港元不让声张

朱光亚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从不张扬个人,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他对自己的成就和贡献从来只字不提,这在中国工程科技界是有口皆碑的。这种缄默展示着这位老科学家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1996年初,解放军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国防科技科学家传记丛书”,他自然是必写对象之一。报请审批时,他二话不说,提笔就把自己的名字划掉了。在有关国防科技历史的文献中,都有他撰写的文章,但字里行间他都只谈别人和集体,从不谈自己。

1996年10月,朱光亚荣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奖金为100万元港币。颁奖的头一天,他就对身边的同志说要把奖金全部捐出去,作为中国工程科技基金。在捐出了100万元港币之后,朱光亚又反复叮嘱周围的人不要把这件事张扬出去。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便是在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也很少有人知道朱光亚捐款这件事,社会上就更是没人知道了。

【适用主题】①虚怀若谷;②品德高尚;③低调行善。 2.残纸片“拼出”中国原子弹

1950年春,朱光亚毅然回国,曾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从事物理学基础教学工作。1955年1月,毛主席号召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朱光亚被召回北京大学,担任物理研究室副主任,参与组建原子能专业,担负起了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的重任。 1958年秋,苏联援建的核工业反应堆和加速器正式移交给中方使用。1959年6月,苏联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我国的原子弹科研项目被迫停顿。

1959年7月1日,35岁的朱光亚奉命调到二机部,承担起了中国核武器研制攻关的技术领导重担,同时负责点火等主要技术课题的攻关指导工作。朱光亚提出,就从苏联专家留下的“残缺碎片”研究起。经过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中国的原子弹理论设计终于有了重大突破。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随着“起爆”那一声铿锵的命令,大漠中骤然闪出一道强光,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

根据毛主席“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的指示,朱光亚和同事们加快了研制速度。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强烈的冲击波又一次震撼了世界…… 【适用主题】①重任;②担当;③艰苦奋斗。 3.做事严谨细致

作为一位实验物理学家,朱光亚做任何事都像做物理实验一样细致认真。所有和他共事过的人,都对他批阅文件的风格深有感触。他批阅文件就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不但修改内容,连病句、错字甚至标点符号都认真修改,而且字迹工整。许多机关干部至今都保存着他批示的手迹,留作纪念。

在日常生活中,朱光亚做事也像做物理实验一样认真严谨。他为他的每个衣服箱子都建立了登记卡片,箱子里放的是冬装还是夏装、军装还是便装,一目了然,找东西从来不会手忙脚乱。

【适用主题】①细致;②认真;③严谨;④细节。

【经典素材10】周汝昌——借玉通灵存瀚海,为芹辛苦见平生

人物评词:周汝昌为了一部《红楼梦》,目盲耳聋,穷六十载,建立红学四支”,使《红楼梦》之光华,粲然世间。红学家中,高人辈出,然而,如周汝昌用功之勤,用情之深者,再无二人。人物简介:周汝昌,1918年生于天津,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

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堪为当代“红学泰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考作文经典素材之时代先锋(6)在线全文阅读。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之时代先锋(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gaokaogaozhong/1483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