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主题】①慈善;②金钱观;③索取与奉献;④节俭;⑤低调;⑥责任感。 3.散尽千金济众生
1月7日早上,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邵逸夫先生逝世,享年107岁。作为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邵逸夫在文化领域有极高的地位。但他更被人称道的身份还是慈善家。多年来,他捐助数以百亿计款项,为内地、香港两地建设了大批教育、医疗设施。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逸夫楼”早已是很多人对邵逸夫先生最为直观的印象。他,被称为“最熟悉的陌生人”。逸夫教学楼、逸夫图书馆、逸夫体育中心……他的名字陪伴几代学子,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成为他们求学、求知的最好见证。
他一手缔造的电影帝国,支撑起中国人的文化地标;他精心打造的艺术产品,丰富着时代的集体印记。他,更以为善的担当,构筑起一座难以逾越的道德丰碑。他说:“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他说:“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到民众。”他还说:“宽容和做善事是一把健康的钥匙,是生活幸福的良药。”
他是邵逸夫,从富到贵,再到雅,107年的生命演绎的是一段精彩绝伦的传奇。而他留给世界的,更是无尽的精神财富。
【适用主题】①慈善;②爱国;③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④重视教育;⑤担当;⑥金钱观。
【经典素材4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世界因你而不同
人物评词:兴趣引领未来,挑战成就梦想。遭遇挫折,信念依然坚定;忍受病痛,斗志依旧昂扬;职场驰骋,他是无数人精神的偶像;助人圆梦,他是多少人飞翔的翅膀。人物简介:李开复,中国台湾人。他是一位信息产业的经理人、创业者和电脑科学的研究者,曾在苹果、SGI、微软和谷歌等多家IT公司担当要职。2009年9月从谷歌离职后创办“创新工场”,并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转系的李开复
李开复11岁留学美国之后,一直在美国成长。1979年,他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专业。两年的学习让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政治方面:学习的枯燥经常让他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但是,他发现自己在选修的计算机课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往往别人还在苦思冥想如何写出程序时,他早就把程序写完而无所事事。后来,他发疯一样地爱上了这门学科。因此,在大学二年级时,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系!这意味着他将从一个在全美排名第三的专业转到一个毫无名气可言的专业。但是,他听从了自己内心的选择,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而这个决定,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 【适用主题】①兴趣;②勇气;③选择;④听从内心的召唤。 2.让我帮你实现梦想
2009年8月,李开复和谷歌的4年合同到期。在谷歌计划让李开复负责亚太区的产品和工程总裁,并给他1400万美元股票的情况下,李开复却选择了离开谷歌,创办创新工场,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创业,让中国的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平台。
公司成立之初,所有事都要亲力亲为。李开复自己买域名、自己租场地、亲自给工程师买盒饭。在买“创新工场”域名时,对方开价2600美元——这是一个看起来完全可以接受的价格,李开复最后硬是把它砍到了1000美元。李开复回忆说:“那段时间我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但是我一点都不累。我找回了我的激情。”
李开复还为中国学生创办了开复学生网(后改名为“我学网”),李开复称一定要帮助这些想创业的年轻人,只要学生们给他写信,或者邀请他做演讲,他能做的,都会不遗余力。
如同他自己设想的墓志铭一样:“热心教育者,通过写作、网络、演讲,在中国崛起的时代帮助了众多青年学生,他们亲切地呼唤他?开复老师?”。现在正有众多的年轻人在李开复的鼓励和帮助下,踏上了寻梦的旅程。
【适用主题】①挑战;②梦想;③责任感;④创业的艰辛;⑤抉择;⑥激情成就梦想;⑦热心教育。
3.“叛逃”,人生中最艰难的60天
2005年,李开复已在苹果工作6年,在微软工作7年。他感到已经没有成长的空间,决定跳槽去谷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一次“普通”的换工作,竟像引发了一场地震,微软和谷歌对簿公堂,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微软的诉讼使他陷入了人生最低谷。各种中伤、污蔑的虚假报道铺天盖地,李开复被戴上了“叛徒”的帽子,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据微软的同事回忆,在那段时间里,公司有一间专门的小屋,里面挤满了策划撰写李开复负面材料的员工,他们不断向记者灌输微软是受害者、李开复不诚信的观念。而这些人都是曾经与李开复并肩作战、对他非常了解的同事。因为工作,大家不得不反目成仇,甚至在法庭上“对决”。那段时间李开复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精神几乎崩溃。
在朋友的鼓励下,李开复想到了自己的座右铭:“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于是他全力以赴地投入战斗,不再理会谣言,而是从微软提取了30万份邮件,从中找寻能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经过60天的煎熬,李开复得到了法院公证的判决。再次面对媒体时,李开复再也听不到记者提与诉讼相关的问题了,因为那些谣言已没有了新闻价值。
【适用主题】①直面挫折;②为自己正名;③压力和动力;④勇气;⑤竞争应公平、公正。 4.思想开明的好父亲
李开复的女儿曾经很害羞,在学校不敢举手发言。李开复就用自己在比尔·盖茨面前发言的例子鼓励她勇于发言。女儿虽然同意试一试,但还是认为只有当有最好的意见时,才愿意发言。
听了女儿的辩解后,李开复并没有直接否定,而是试图让女儿明白“最好的意见”只是一个主观的判断,什么才是最好的意见,只有说出来之后才会知道。于是,他们一起制订了一个目标:每天举一次手,如果坚持一个月就有奖励,然后再慢慢增加举手的次数。一年后,老师注意到,李开复的女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善于表达的孩子。为了能举手发言,她上课也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讲,课后也更认真地复习功课。一个习惯的改变,带来了连锁反应,每天举一次手让李开复的女儿全面优化了自己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习效果。
李开复还希望女儿拥有宽容之心和开放的思维。他在给女儿的家书中写道:“不要被教条所束缚,任何问题都没有一个唯一的简单的答案。看待一个问题不应该非黑即白,而是有很多方法和角度。当你意识到这点的时候,你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问题解决者,这不仅仅是对其
他观点的包容和支持,更是一种批判式思考,也是令人折服的领导风格。我希望这能成为你的一部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考作文经典素材之时代先锋(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