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九”任务中,刘洋主要负责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试验管理,内容达数十项。对于一位进入航天员大队刚满两年的“新兵”,这的确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是她都顺利完成了任务。 刘洋深知自己的责任,自2010年5月加入航天员大队,到2012年6月首飞,两年来,她一门心思扑在学习训练上。要在两年时间里浓缩训练两位搭档14年的训练知识,除了更刻苦、更勤奋,别无他路。因为热爱这个事业,刘洋耐住了这份艰苦和寂寞。为了能早日飞天,她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每天训练,别人跑5公里,她就跑7公里,刮风下雪从不间断。一系列超负荷的训练使她的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第一次离心机训练,几分钟下来,她全身酸软,几乎瘫倒;第一次8分钟转椅训练,她坚持了5分钟就全身冒汗,头晕恶心,呕吐不止……有人劝她放弃,她笑笑,继续训练。
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她想出了颇具诗意的应对方法:她相像自己在欣赏波澜壮阔的大海,还有飞翔的海鸟,以此拼命转移注意力闯过难关。
历经两年训练,她过关斩将,顺利加入航天员队伍,并成功飞天,成为了中国女航天员第一人。
【适用主题】①目标专一;②经历风雨、铸就彩虹;③敬业;④坚韧不拔;⑤持之以恒;⑥训练刻苦。 2.少有的镇静
刚入航院的刘洋在同批学员中身体素质比较差,为了能早日飞上天,刘洋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2001年6月,刘洋被分配到广空航空兵某师。
一次,刘洋驾驶着战鹰进行仪表飞行,飞机刚离地,刘洋发出“收起落架”的口令时,便听到“嘭”的一声,一股鲜血直喷到挡风玻璃上。瞬间,座舱内便充满了焦糊味,刘洋凭直觉判断是飞机撞鸟了。紧接着,机械师报告:“右发动机温度升高,动力下降。”危急情况下,刘洋表现出了一个年轻飞行员少有的镇静,集中精力保持飞行状态,和机组人员密切协同,采取正确的方法着陆,11分钟后,终于使飞机在跑道上成功降落。下飞机一检查,飞机撞上了18只信鸽,有两只被吸进了吸气道。如果当时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适用主题】①镇静、沉着;②因为热爱、所以幸运;③专业素养;④目标专一。 3.请给我新的考题
刘洋过五关,斩六将,终于闯进最后的面试关,如果能再次拿下,那么,就会梦想成真。竞争更加激烈,应试者个个千里挑一,身怀绝技。
考室外,大家在等待叫号。她是7号,轮到她还有段时间,于是,站在角落里,她独自整理着思路。这时,4号应试者走出来,其他应试者都围上去,问:“面试了些啥?”4号说:“我脑子都晕了,哪里记得下来?不过,英语口语的测试题我还记得,要求谈谈对《时间简史》的体会。”听4号一说,大家都分头去翻资料。当然,角落里的她也听见了相关讯息,颇为欣慰,因为她对《时间简史》很熟,曾看过两遍原版。该不会幸运地被问到相同的问题吧?她这样想着。
很快,轮到她了,她落落大方地走进考室。面试题涉及面很广,也很细,如果不是具有真才实学,肯定会被难倒。她庆幸过去学习刻苦,所学知识如今都派上了用场。
最后是英语口语测试。令她吃惊的是,考官给出的问题竟然就与《时间简史》中一个章节有关。换作他人,肯定会惊喜不已,谢天谢地。但是,她没有。她坦率地对主考官说:“这个题目刚才面试的那位战友已经在外面讲过了,为了公平,请给我新的考题吧。”
这次面试是为国家选拔第二批航天员。那一天,应试者都很出色,但录取名额有限,很多出众者被淘汰,而她则顺利通过。后来,主考官在谈及这次面试时,说:“当那姑娘要求更换考题时,她的诚实和可爱就深深打动了我们。她认为战友互相之间竞争应是良性的,诚实是第一位的,这一点,我们非常欣赏,一致同意录取她。”她,就是女航天员刘洋。
【适用主题】①竞争中的公平意识;②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③自信;④追求。
【经典素材3】邵逸夫——义筑千万学子梦,功泽百世逸夫楼
人物评词:醉心光影世界,见证中影历史,书写人生传奇;秉承爱国情怀,投身慈善事业,造福世界各地。古今捐资助学第一人,泽被后世千秋万代,胸怀广阔,风范永存。人物简介: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2014年1月7日),生于上海。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香港、上海商会成员,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者。多年来,邵逸夫捐助数以百亿计款项,为内地、香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 1.大亨的起点:片场跑腿
邵逸夫父亲邵宇轩是一名颜料商人。他在1920年便买下上海“小舞台”剧场,并让当律师的长子接手,改名为“笑舞台”经营电影片的进出口生意。
后来邵氏家道中落,家业仅剩下“笑舞台”与一栋房子,邵家四兄弟,包括大哥邵人杰、二哥邵仁棣、三哥邵仁枚及邵逸夫,破釜沉舟,卖掉房子,投身电影圈。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业公司”,兄弟四人分工合作,大哥制片兼导演,二哥做编剧,老三主管发行。
才刚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仅在片场中觅得一个跑腿职位。
两年时间内,他几乎轮遍了天一公司所有的部门职位,从摄影、编剧到导演,邵逸夫对电影制作的每个环节都非常熟悉。
在上海滩被围剿的天一公司,后来决定扩大公司的销路,到南洋发展。跟随三哥邵仁枚到新加坡创业的邵逸夫,在初期吃了不少苦头,两兄弟亲力亲为,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搞流动放映。
这种“走基层”式的踩点,令兄弟俩最终站稳了脚跟,1930年,挂牌成立“邵氏兄弟公司”。 【适用主题】①脚踏实地;②蛰伏、积累;③起点;④目标;⑤心态;⑥厚积薄发。 2.邵逸夫是“土豪”们的一面镜子
邵逸夫为人低调,最后一程选择了平民的公立医院。
确实,无论邵逸夫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如何的起起落落,始终不变的是平民情怀。也正因此,邵逸夫并非是香港最有钱的人,但于慈善捐赠却何其慷慨。从1985年开始,邵逸夫每年都要拿出1亿元以上的巨额资金捐赠内地,捐赠项目无以数计,其中最为内地人熟知的就是遍布全国校园的“逸夫楼”。
而邵逸夫的另一面,恰恰是对自己一以贯之的“吝啬”。邵氏家族早年创办影业公司以“吝啬”出名,行内素有“不到穷途末路不进邵氏”之说。邵逸夫的个人生活,更是“十分简朴”、“饮食清淡,经常是几款青菜配饭,毫不奢侈,对己之节俭让部属印象深刻。”显然,邵逸夫的一生,如此辉煌,却也是平民的一生。
一个时下的热词“土豪”,足以显示富豪们缺乏格调,而格调的核心,正是社会责任感,因为,有格调的富人从来都以为,财富首先属于社会,因此也始终秉持得诸社会还诸社会。邵逸夫先生这样说,“赚了多少不是问题,捐了多少给国家才是重要的事情!”“中国很穷,需要很多金钱来办学校发展教育,建造医院治疗患病的人。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无数“土豪”们,却根深蒂固地认为,财富只属于自己。 美国慈善家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只知穷奢极侈,却不懂得“回馈社会”,更是一种耻辱。然而,现在的中国富豪们,却基本上没有这样的耻辱感。从这个角度,邵逸夫实在应该成为“土豪”们一面永远的镜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考作文经典素材之时代先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