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身边榜样比一比,反思“我做得怎么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不同决定了他们各自发展的不均衡性,也正是他们身上折射的不同优缺点,让我们的教学显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我时常让学生同身边的榜样展开比较,在比较中找出差距。“我能像他一样爱护公共财物吗?”、“别人有困难时,我有没有像他那样做到挺身而出了吗?”、“学习上,我有她那般刻苦吗?”……找到差距就要有迎头赶上的雄心,在实际中表现出来。
2、与以前的“我”比一比,反思“我有改变吗?”。为了让学生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收获,我指导学生都各自建立一份档案,取名“成长的锦囊”。里面可以是学生自己收集平时的点滴进步,可以是同学间简单的评价记录、见闻小报告,还有老师悄悄放入其中的亲切鼓励或委婉批评等。定期我们打开“成长的锦囊”,愿意和同学老师分享的可以展示交流,也允许学生在自己的天地里反思,如果需要,我选择做他的朋友,给他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这样便于老师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也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对自己的学习更负责任。
3、老师设计生活化辨析题,学生反思“我会怎么做?”。 思想品德教材编排往往以具体的事例作为载体,以一课一个道理的方法,供小学生学习,在一定意义上难以交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道德概念。学生在面对实际多样化的情况时,往往可能拿捏不准或处理不当,因此,需要教师能因时立地设计一些辨析题,让学生通过讨论、辨析来明白道理,以弥补教材的某些不足。内容可以是与课文相关的辨析题改名换姓;也可以是见到什么现象就事论事;还可以两者结合。一般我会在一段时间后给学生做一做,如“数学课上你已听懂了,同学在向老师寻求帮助时,你乘机看课外书好吗?为什么?”、“下雨天,小红为了给同学送雨衣,骑自行车飞速越过几个路人,水坑的泥水溅湿了别人。你怎么看?”等。通过这些生活化辨析题的讨论,既让学生进一步明了理,也能填补思品学科中的一些小的纰漏。
面对活生生的孩子,面对鲜活的现实环境,要让我们的思品课上得更精彩,教师就要在“辩、变、做”上面下工夫,使思品课教学彰显于行动、生活。唯有激活学生的情感意识,增强教材真正的说服力,感受生活的真实大舞台,才能切切实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辩、变、做-让咱们的思想品德课更精彩(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