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健康教育:通过临床检验,提高针灸治疗的科学性。将临床检验与针灸之间的关系作为宣教的资料,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针灸的科学认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针灸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认为针灸实际上是一种安慰疗法,不愿意进行针灸,或在持续针灸过程中,疗效不理想,便拒绝继续针灸,可通过生化检验,分析针灸的疗效,提高依从性。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针灸治疗率,针灸治疗计划疗程完成率,患者及其家属对针灸疗效满意率,针灸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自拟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及其家属对针灸治疗的态度,针灸治疗有科学依据、针灸治疗确实有疗效、针灸治疗非常的安全、针灸治疗相较于其他现代康复治疗没有优势。同时调查10名康复科医师,进行临床检验指导康复科针灸管理态度、效果评价。
4评价标准针灸治疗计划疗程完成:预计划针灸次数在预定时间内完成≥90%。针灸疗效满意:达到预定疗效,患者表现症状、功能障碍等表现显著改善[4]。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针灸治疗率、针灸治疗计划疗程完成率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width=8,height=11,dpi=1102检验比较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医院科室尝试发挥检验医学在康复科针灸中的应用价值。检验医学对于针灸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检验结果,指导适应证、禁忌证选择,针灸方法与取穴,克服了传统针灸过于依赖医师经验的不足,提高辨证、取穴的科学性,从而增进针灸的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5]。研究中观察组针灸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1.15%低于对照组8.7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针灸疗效满意率达到97.70%高于对照组77.50%(P<0.05)效果肯定。通过辨证、临床检验,了解患者的病因病机,科学针灸是确保疗效的重要依据[6]。如脑卒中患者的血瘀证,通过科学取穴,能够刺激改善大脑与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脑氧代谢,增加血流量,减轻卒中神经功能损伤,增进疗效[7];②用于健康教育,指导针灸治疗干预。大量研究证实,社会大众对于针灸的态度个体差异较大,特别是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针灸理论、治疗机制的研究比较滞后,国外有研究认为针灸治疗对疗效、相关指标的影响并不能证实与针灸刺激经穴、透热等作用,而不是针刺安慰效应有关,部分人群对于针灸也存在一些误解[8]。部分患者及其家属还对针灸的安全性也存在顾虑。如对照组认为针灸治疗有科学依据仅占73.08%,针灸治疗非常的安全仅占75.96%,认为针灸治疗相较于其他现代康复治疗没有优势率高达54.81%(P<0.05);③临床检验能够为针灸治疗提供更多的证据,用于开展循证研究,从而规范针灸治疗管理,通过检验可以更好的反映患者的生理、病理状态,针灸后的指标反馈情况,从而评价疗效,提升医师的针灸疗效自我感知能力。
检验本身可能会增加额外的检验费用,检验费用也是限制医学检验在针灸治疗中应用的重要作用。但是本次研究未得出类似的结论,观察组的医疗费用也无明显的增长,这可能与疗效的增强和疗程的缩短有关。发挥检验医学在针灸治疗管理中的价值,患者及其家属可从中获益,也获得了医师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郑薏,柳维林,上官豪,等.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中国宁夏医学杂志,2016,31(2):217~221.
2王金海,张星华,杜小正,等.头针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的Meta分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10):1161~1167.
3宋彦,李青,吴志建,等.针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的Meta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5(2):49~53.
4崔志杰.内科病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的现状和展望.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0):193~194.
5梁文杰,马国平,徐红俊,等.中西医在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结合位点.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6):645~647.
6刘彩云,边康.中医辨证结合针灸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3):24~26.
7陈凯,王丽菊,李亚,等.从辨证统一谈传统针灸对现代康复医学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0):158~16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检验医学在针灸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