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由国外传入,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改革多为模仿、追随,其中一些学习取得成效,另一些学习效果也不佳,这证明一味效仿并非成功的捷径。经过近100年的发展和变革,国内口腔医学教育现状相对符合国情。作者近几年陆续拜访了香港大学牙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学院等一些知名牙学院,在国内也从事口腔医学教育,对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的差异、各自的优劣有所感触,本文将就此浅谈。
作者简介:王禹弘,赵青(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1入学、学制与学位
在中国,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的筛选进入口腔医学院开始本科学习。在美国,学生在申请牙学院前,需要先完成3~4年本科教育,申请者参加牙科入学测试(DAT)和面试,牙学院根据这两项及学生的推荐信和平均绩点(GPA)决定录取人选;在英国,申请人需要参加英国临床能力倾向测验(UKCAT),并且也需要经过面试。这些招录程序与国内考取研究生的过程相似,对学生的考评相对全面一些。
国内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的口腔医学生在前面4~5年接受相同的本科阶段教育,所有课程合格获得口腔医学学士学位(BDS);本科毕业1年后才可以报名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七年制在最后2年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八年制在最后3年完成硕博士阶段的学习,毕业时分别获得口腔医学硕士(SMM)与口腔医学博士(SMD)专业学位;五年制学生毕业时可继续攻读3年硕士学位,七年制与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也可以继续攻读3年博士学位,或者在硕士阶段选择5年硕博连读,完成深造。目前,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的实施,上述繁杂的学制体系已被“5+3”的主流模式取代。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牙学院和香港大学牙学院的本科教育分别为5年和6年,学生毕业时均获得BDS学位;在英国,获得学位后需通过执照考试,才可在牙科协会(GDC)注册和行医,而香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一样,学生获得BDS学位后不需再另行考试即可行医,也可以申请继续攻读硕士;在美国,口腔医学生在牙学院学习时间为2~4年,毕业时均获得牙科博士学位(DDS),但需要通过nationalboarddentalexamination(NBDE)考试才可以申请行医执照。由于中国沿用了前苏联的模式,因此口腔医学使用“stomatology”一词,然而,除了表面上拼写不同之外,中国的SMD在本质上与美国的DDS或美国医学博士(PhD)也无明确对应:中国的SMD需要掌握熟练的临床技能(达到DDS水准),同时科研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与PhD培养相似)。现在国内正在逐渐划清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界限,前者主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毕业后可进入实验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研究工作,后者侧重于临床实践的锻炼,毕业后从事口腔临床工作。
2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规培与专科医师规培
住院医师规培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医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1]。规培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际操作的过渡,规范行医标准,这对于提高中国现有口腔医疗质量是十分必要和有力的措施。2015年规培在各省市全面启动,预计至2020年,完成规培将成为进入医疗岗位的硬性要求[2]。医学生学习年限长,加上33个月的规培,时间投入大,回报晚,若非政策要求,许多学生并不愿意参加规培,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值得思考。目前,2015级及以后的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同时参加规培,即并轨规培。这样的安排可以为学生节省时间成本,但是这3年较为辛苦,也需要院校更科学的管理和学生更高的自律性,保证在上课、规培、实验及跟师学习之间取得平衡[3]。
据调查,发达国家的人口与牙医比例约为1500∶1左右,其中实施了专科医师制度的国家中,专科医师占口腔医生比例为10%~17%,香港的人口与注册牙医比例约为3039∶1,其中专科医师占比约10%[4];然而在中国大陆地区,即使是一线城市,牙医与人口比例也高达5201∶1[5],专科医师的培训时间为2~4年,具体培训、考核方式尚在试点摸索之中[6]。在美国,纽约和特拉华州规定口腔医学生在完成DDS课程后必须参与至少1年的住院医师培训以规范临床操作、保证医疗质量,并将此列为获得执医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其他地区并未强制执行,学生可自由选择是否参加[7]。经美国牙科医师协会(ADA)认证的口腔专科共有9个[8],这需要2~3年的专科培训。20多年前,英国开始实施牙科基础培训(dentalfoundationtrainingprogram),帮助牙科医生完成从毕业到执业的顺利过渡[9];在英国,有13个牙科专科,申请人培训3~6年以取得专科医师证书(CCST)[10]。另外,欧洲多国相互承认其他国家的牙科教育并通过继续专业教育(continuingprofessionaldevelopment,CPD)统一各国牙医水平及保证牙科医疗质量,截至2013年,有14个欧洲国家将该教育项目定为必须实施的[11],可以看出他们对医生水平的重视。在香港,为了解和学习口腔医学知识和技术新进展,口腔医师可以自愿参加3年的CPD;若要成为专科医师,则必须经历3年的基本训练及3年的高级训练,以获得被认证的8个专科资格证之一[12-13]。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口腔专科医师制度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其培训模式及方法比较成熟,但不完全相同,我国在发展口腔专科医师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并结合本国现状。例如,我国人口众多、医患比例失调,许多人的口腔基础治疗尚不能得到保障,更不用说口腔专科治疗,因此,在培养口腔全科及专科医生时,要考虑到其结构比例。
3教师队伍
香港大学牙学院与美国的牙学院会甄选优秀的开业医师做兼职教师,他们和牙学院里的全职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不仅可以指导学生牙科专业的临床技巧,也可以在医患沟通、开业执业等方面指点迷津,还可以为牙学院节省薪酬开支。但是这样的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据美国牙科教育协会(ADEA)报道,2013-2014年,有290个全职及555个兼职岗位空缺,较之前增加,尤其是全职岗位,其中一大原因是教师选择开业而放弃教学工作[14]。
中国口腔医学院校的教师通常是本院毕业的医生。近年来,有学者表示担忧:“近亲繁殖”式的循环会导致院校的思维和文化愈发单一,不利于长远发展。可喜的是,国内口腔医学院校对教师发展逐渐重视起来,国际交流较以前增多,一些院校每年邀请国内外学者开展讲座、教学,也会输送人才到其他国家进行访问、交流;通过授课技能培训和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可促进教学水平的增长[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浅析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现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