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能、配伍、制作和食法以及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并利用食物来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1]。近年来,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多样变化,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饮食对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将目光投注在饮食防病和保健养生上,促进了中医食疗学科研究的蓬勃发展。共词聚类分析法作为探讨学科热点的一种常用方法,已经在众多学科领域中使用[2~4]。目前,尚未发现有研究者应用该方法来揭示中医食疗的研究热点。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来源
本研究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三个电子数据库,以“R247.1”为中图分类号进行检索,时间跨度为“2000~2011”年,查找和中医食疗相关的论文。根据1992版、1996版、2000版、2004版和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对检索到的文献逐年筛查核对,再从检索结果中逐篇查阅篇名、关键词,剔除简介通知、座谈会记要、会议报道、政论文章等与本文研究内容不符的文献,剔除第一作者工作单位是香港、澳门、台湾的文献,将各库文献去重后获得最终文献326篇。
1.2提取论文关键词
关键词是在表达文献内容上具有关键作用的名词术语,是具有较高语义概括能力的主题语言,也是共词聚类分析法中常用的分析对象,因此我们对326篇论文进行了关键词的提取。对于关键词缺失的文献,根据文章标题和摘要,进行了人工加注关键词。我们加注关键词的主要目的是提炼主题,故认为通过标题和摘要进行关键词的加注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5]。对于意思相近但表述不同的关键词,我们进行了归纳和修正,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消渴”统一为糖尿病。
1.2.1提取高频关键词
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可以反映某个研究领域受关注的程度,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该关键词所代表的研究领域就越受关注,可应用1973年Donohue[6]齐普夫定律推导出的高频低频词界定公式进行线性排列,提取高频关键词,其中,Ⅱ是词频为1的词的个数,T为高频词中的最低频次值,即高频、低频词词频临界值,以此得到计算结果。
1.2.2构建共词矩阵
为进一步确定各主题词所代表的研究热点内容的结构,运用Excel、spss18.0、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发的ROSTContentMining、书目共现分析软件(Bicomb)进行共词聚类分析,具体工具过程如下:①应用ROST内容挖掘软件生成共词矩阵,即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篇论文中被出现的次数,如果两关键词同时出现的频率高,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这样形成了一个22×22的共词矩阵;②利用Excel,进一步统计处理生成相似矩阵;③将相似矩阵带入SPSS18.0统计软件,应用“系统逐次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
2结果
2.1获得的高频关键词
根据高频低频词界定公式计算结果显示,T=4,即出现频次大于4的关键词为本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之后通过ROST内容挖掘软件对所得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共有301个关键词,累计频次449。按词频由高到低排序,共计22个,累计频次219,累计百分比为48.78%,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十年国内中医食疗的研究热点。见表1。
2.2高频关键词共词聚类分析结果
将相似矩阵带入SPSS18.0统计软件,应用“系统逐次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见图1。其中横轴的数字表示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聚类距离,如果两个词在越短的距离内聚集到一起,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越多;纵轴代表表1中的单词序号。结果中由一个关键词组成的类团,没有统计意义,被忽略[7],即去掉关键词“婴幼儿”,共保留21个高频关键词。结合专业知识,将有效类团确定为3个,即3个研究热点。
3类团分析
根据词频分析、共词聚类分析结果,以及类团在各数据库中检出文献的内容,并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出近12年国内中医食疗学的研究热点。
3.1中医食疗理论文献研究
关键词包括14(黄帝内经),12(本草纲目),22(食疗本草),5(养生),20(饮食),18(药食同源),1(食疗),15(饮食疗法)。中医食疗的文献研究集中在《黄帝内经》《本草纲目》《食疗本草》这三本著作。对文献中有关中医食疗理论的整理、发掘,是文献研究的主要方法。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食疗理论和食疗方法。如许敬生[8]将《黄帝内经》的食疗理论和食疗方法归纳概括为3个方面:强调膳食结构综合平衡,要“谨和五味”,谷肉果菜合理搭配;总结分析了饮食不当而致病的种种情况;说明病后的饮食宜忌。如吴夏秋[9]的论《本草纲目》的食物养生保健思想中运用数据频次统计的客观手段,总结出“食物多以平性、甘味为主,以补为多”的规律,以此对《本草纲目》食物养生思想作初步探讨。这些理论研究都是中医食疗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当代食疗学研究仍具有借鉴和指导的作用和意义。
3.2中医食疗实验研究
该类团关键词包括2(药膳),6(大鼠)。中医食疗学开展了一定量的的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主要为大鼠,但相关文献数量很少。分析食疗的作用主要从机体的免疫功能着手。胡秋辉[10]的富硒茶叶硒的相对生物利用率及其对大鼠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说明富硒茶可提高大鼠吞噬细胞数量,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具有促进机体免疫,加强大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游浩元[11]的早期药膳喂养对烫伤大鼠肠道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其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药膳喂养可促进烫伤大鼠肠道黏膜的恢复,降低了血浆内毒素含量,促进SIgA分泌,改善肠道免疫状况。另外利用大鼠模拟现代常见疾病,研究中药药膳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如谢三英[12]的大鼠脂肪肝药膳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
3.3临床疾病应用研究
该类团包括11(食物),7(肿瘤),19(化疗),4(食养),3(高血压),10(中医食疗),16(高脂血症),21(老年人),8(糖尿病),9(便秘),13(中医)十一个关键词。其临床疾病的干预方向主要是对肿瘤的干预、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和糖尿病、便秘等临床常见疾病的干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近十年国内中医食疗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