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疾病预防控制及治疗的问题研究论文(共4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随着现在全国的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们的一个生活水平也是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医疗卫生事业上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疾病预防的工作也正在持续开展当中,本文就整理了关于疾病预防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饮食与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热点问题研究


  【摘要】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直接作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能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预后,如何通过恰当的饮食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之一,但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争议较大的问题,如胆固醇、脂肪酸、膳食补充剂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期望得出较有代表性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回顾、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饮食指南及相关文献,发现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各种膳食补充剂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证据不足,不应当过度推荐。


  【关键词】饮食习惯;膳食疗法;心血管疾病;胆固醇;脂肪酸类,不饱和


  作者:马志敏,王吉云.饮食与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热点问题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6):4423-4427


  心血管疾病是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的对健康危害极大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已知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胆固醇、血压、体质量及糖尿病,也可通过某些机制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预后。如何通过恰当的饮食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进一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复发或病死率是相关领域近年来的学术热点之一。目前对饮食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特殊的营养物质、某种食物或一类食物以及特殊的饮食模式。胆固醇、脂肪酸、膳食纤维及鱼油、维生素E等膳食补充剂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营养物质,而地中海模式是研究最多、备受西方国家推崇的膳食模式。由于个体的饮食习惯难以控制,评估某种饮食习惯或食物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终点事件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较少,大多数有关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证据来自观察性研究或队列研究[1-3]。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1)针对目前饮食及心血管疾病预防中存在错误及混乱的认识,本文复习了最新的膳食指南及部分饮食干预研究,指出了膳食补充剂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没有确切的作用,并强调了限制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摄入以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2)由于个体饮食习惯难以严格控制,真正随机对照的膳食干预研究极少,本文引用的文献多为观察性研究及荟萃分析,证据水平较低。


  迄今为止,控制总热量、均衡膳食、限制食盐及食品添加糖的摄入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经成为共识,并被中外各国的居民膳食指南及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明确推荐。但有些问题则存在较大的争议,例如2015年美国发布的新版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不再限制美国人的胆固醇摄入量[3],一时间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引发了很多争论,甚至很多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冠心病患者也停用或想要停用他汀类药物。这些有争议的或通常引起误解的热点问题集中在胆固醇、脂肪酸、膳食纤维方面,本文尝试根据中外居民膳食指南、最新发表的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及近年来发表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供临床医生参考。


  1是否需要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入?


  胆固醇遍布全身各种组织细胞,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一百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是导致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致死、致残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百年胆固醇学说”。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和心血管疾病关系明确无疑,但膳食中的胆固醇和血液中的胆固醇并不是一个概念。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靠肝脏合成,约占胆固醇总量的80%,膳食中摄入的胆固醇约占20%。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率仅为30%,随着食物中胆固醇水平的增加,吸收率还会进一步下降。实际上,膳食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不显著并非新观点,在2000年出版的《营养学:概念与争论》一书中指出,食物中的胆固醇对血液中的胆固醇影响并不严重[4]。因此,对大多数人而言,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体内胆固醇代谢异常(合成增加或降解减少),而不是胆固醇摄入过多,限制膳食中胆固醇摄入对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有限,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主要依靠改变体内胆固醇代谢的药物来实现。正因如此,2015年美国发布的新版居民膳食指南建议[3]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5]取消了胆固醇摄入<300mg/d的建议。然而,取消了胆固醇摄入的限制并不等于鼓励或可随意食用富含胆固醇的食物。美国发布的新版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对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做了严格限制,尤其是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3]。由于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通常也含有较多胆固醇,严格限制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实际上也变相地限制了胆固醇的摄入总量。减少饮食中胆固醇摄入对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更有重要价值,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合成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对胆固醇的吸收会代偿性增强并降低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作用,此时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水平可以增强他汀类药物的作用,目前方兴未艾的新型降胆固醇药物依折麦布也是通过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来增强他汀类药物的作用,与服用他汀类药物时限制胆固醇的摄入可谓异曲同工。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动脉硬化学会(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中,仍然推荐将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300mg/d以下[2]。


  2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有哪些不同?


  脂肪是热量最高的食物成分,食物中的脂肪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及乳脂中,这些食物同时也富含胆固醇,植物食品中的椰子油、棉籽油和可可油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研究发现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液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升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6-8]。多项观察性研究和荟萃分析显示,减少饮食中总脂肪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对血脂水平会产生有益的影响[2,6-8]。MENSINK等[9]的荟萃分析发现,分别用碳水化合物、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饱和脂肪酸摄入,每替代1%的饱和脂肪酸摄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降低1.2、1.3、1.8mg/dl,但HDL-C水平也分别降低0.4、1.2、0.2mg/dl。如果用单不饱和脂肪酸或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碳水化合物,每替代1%可使LDL-C水平下降0.3mg/dl和0.7mg/dl,HDL-C水平升高0.3mg/dl和0.2mg/dl,三酰甘油水平降低1.7mg/dl和2.3mg/dl。用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可有效降低LDL-C水平,用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也可有效降低LDL-C水平,但同时会使三酰甘油水平升高以及HDL-C水平下降。因此,中外膳食指南均推荐应当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每日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0%,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建议控制在7%以下[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疾病预防控制及治疗的问题研究论文(共4篇)在线全文阅读。

疾病预防控制及治疗的问题研究论文(共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yao/122513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