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风险后果的另一种表现为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患者延误治疗、使用人员及患者等可能造成漏电和触电等误伤类伤害。
3.2产品使用风险类
风险点:主要有在本设备只用过程中出现的非预期的焦点定位不准确、焦点偏移、冲击波通道受阻、水囊内气泡、冲击波波源与患者耦合不完全等。
风险主要途径:①因焦点标记未对准结石位置导致的定位不准确;②因目标标记对应点与实际焦点不吻合导致的焦点偏移;③因冲击波经过空腔组织(如肺部、肠气)、骨骼导致的冲击波通道受阻;④因设备中水囊与人体接触位置产生应力、或冲击波衰减导致水囊内气泡;⑤因冲击波不能完全进入人体、耦合不完全的位置产生应力等导致的冲击波波源与患者耦合不完全;⑥使用单位未使用制造商指定的耗材、配件,或未执行制造商未授权的人员进行设备维护、维修等。
风险主要后果:造成患者、操作者甚至设备的维护保养人员的组织及脏器损伤、空腔组织边界损伤、皮肤损伤等,从而使得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4.小结
4.1生产企业方面的建议
4.1.1关键部件可靠性
生产企业应加强产品加工关键零部件的选择和供应商评价、设备安装调试、售后定期维保等过程控制,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使用和维护。
4.1.2电磁兼容有效性
本品在临床上通常多与其他有源医疗器械(如B超、X射线机等)同时使用,故电磁环境相对较复杂,电磁干扰/骚扰等都将影响到设备实际使用最终碎石效果,及对患者、操作者等人员造成射线等伤害风险。
4.1.3说明书标签标识完整性
产品说明书标签标识不仅用于实际的操作使用指导,更要载明充分完整的使用警示和注意事项等信息,防止因说明书标签标识的无效或警示不足导致的使用伤害风险,以及无法指导使用单位对本设备的实际日常维护保养[5]。
4.1.4使用及维保充分性
生产企业应当结合使用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使用单位及时开展本设备的使用、维保类的培训和指导。
4.2使用方面的建议
4.2.1使用条件适宜性
确保设备使用时,不会受到使用环境内其他有源设备、环境温湿度、洁净度等因素的干扰,工作环境内应配置调控环境温湿度设施,定期做好除尘清洁等。
4.2.2定期维保及时性
根据使用单位既定的设备维保计划及时开展本设备的维保,同时及时做好维保记录,确保设备性能符合性的可追溯。
4.2.3培训宣贯针对性
使用单位定期对设备操作使用、维保等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尽可能确保设备的使用和维保人员熟悉了解产品的各方面的特点,减少和降低因使用错误产生的任何可疑不良事件[3]。
参考文献
[1]林琳,杨旭东,田甜甜,等.317护宣教信息化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中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10):1258-1259.
[2]谭良栋.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9,11,23(32):4718-4719.
[3]潘洋.护理干预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0):88,9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体外引发冲击碎石机临床可疑不良事件的分析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