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科学工厂改造,确保资源合理利用
对个别车间进行改造。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优化工厂布局,减少教学安全隐患。合理推进教学设施设备与企业接轨,在条件允许下,把企业实际生产中使用的仪器设备搬进校园,邀请企业工程师对实训工厂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维修和保养知识培训,在校内为学生创造一个实用、先进、更加贴近企业生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厂内学习、实践。
结合制药行业标准,制订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开发符合模拟企业工厂理念的实训教材。增大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快更早的学以致用。
3.3促进“教”、“学”、“研”相长
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双师教师队伍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鼓励现有实训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加速培养现有师资,使其尽快具备“双师”素质;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多渠道引进“双师型”教师,加强学校实训师资力量的建设,更好的服务学生。
为了提高师生的科研能力,可鼓励教师在实训工厂进行科研实验。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各类比赛,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开拓视野。
3.4改革实训课程教学方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法
实训工厂内很多药物制剂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实训工厂申请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室,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安排时间进行完整制剂生产操作,并全程录像,制成教学视频。图片、动画及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融入实训工厂建设,将枯燥、复杂的实验操作过程,结合课本相关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校内实训工厂内现代化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高了实训教学效果,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加强了学生对机械运动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视野[5]。
提倡学生在实训工厂内自主设计实验,多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来解决实训教材以外的技术难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灵活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更提升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3.5优化课程安排,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在定岗实习之前,可在实训工厂内组织岗前培训;实训工厂特有的小型GMP仿真车间,学生可在车间操作,熟悉和掌握GMP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车间管理等相关规程。选择课程还要源于企业生产,具备实际应用性,兼有一定的趣味性。为充分利用生物实训工厂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在实训课教学的空余时间,可安排参观、公开课等活动,吸引学生参与。
充分利用实训工厂教学资源,组织专业教师合理安排实验实训课程,例如:药物化学、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与药品经营与质量管理实验实训等。实训工厂可使实验实训更系统化、整体化,让学生亲自体验从原料药到药物制剂,再到药品质量检测、市场营销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章斌,姚永秀,李飞,等.基于“教学工厂”理念的高职药剂学实训课程改革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6(31):82-83.
[2]蔡新梅.基于“教学工厂”理念的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6,4(1):12-15.
[3]褚朝森,王晓丽.浅谈药物制剂实训工厂管理中的档案建立[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89-90.
[4]聂恒凯,柳峰,徐冬梅,等.新型生产性创业型实训工厂建设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31-133.
[5]张立峰.基于理实一体化的建筑技术实训中心建设方案[J].考试周刊,2009(22):19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高职校内生物制药实训工厂建设管理模式探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