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院内感染预防控制;静脉药物配置;院内感染;环境物品监测
静脉药物配置即为对医疗所需药物进行配置,主要是对全静脉营养液、透析液、抗生素药物以及细胞毒性药物进行配置[1]。若配置的环境受污染,可影响操作人员与患者,因此开展科学合理的防控与监测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分析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应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的效果,特抽选不同时间段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研究内容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2015 年1 月至12 月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作为对照组,将2016 年1 月至12月为观察组。研究期间,科室内未有人员变动的情况存在,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0.95±10.16)岁。
1.2 方法
对照组不给予预防控制措施,观察组则实施院内感染预防控制,主要包括整体布局管理、人流与物流管理以及感染控制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以上两组的环境物品监测(空气、无菌物品、紫外线灯、配置药物、生物安全柜)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0.0 版进行处理,若两组间的各项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可用P<0.05 表示统计学有科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空气合格、无菌物品合格、紫外线灯合格、配置药物合格、生物安全柜合格占比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具体结果如表1 所示。
3 讨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具有重要作用存在,可以提升药物安全性及控制医院感染概率,对改善医患关系及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在我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时间较短,为此实施时极易有管理不足的情况存在,应当对配置流程进行优化。本文中将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应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的效果理想,其内容见下文所示:
(1)对配药场所进行合理的制定,使得工作量同功能室的设计适应,对洁净区、辅助工作区域以及生活区域进行合理有效的划分,并且将醒目的标识设立,污染区域由红色代表,万级洁净区域由蓝色代表,十万级区域由黄色代表,合理的安排相应区域间人员物品的流动,尽可能将活动减少,将防止交叉感染的设施设立于非洁净区域,对危险的药物进行集中性的管理。将生物安全柜以及空气净化器独立设立,在生物安全柜当中配置特殊的药物,在水平层流台对普通药物进行配置,将局部百级洁净区形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在静脉药物配置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