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比较
治疗前后比较:p<0.05 2.2对照组与实验组缓解率比较
经过4周治疗后,实验组的总缓解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果见下表
表2 对照组及实验组缓解率比较
组别 n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无效 总缓解
对照组 34 25(73%) 6(18%) 3(9%) 91%
实验组 34 23(68%) 5(15%) 6(18%) 82%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对照组与实验组水肿消退时间比较
对照组的患儿平均水肿消退时间100天明显长于实验组50天(p<0.05)。
2.4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儿皮下注射部位出现瘀血2例,均未停止治疗,未经任何处理自行吸收消失。对照组有2例患儿出现头晕症状。其他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所有患儿治疗前后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水肿为特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常伴高凝状态,易出现血栓。血栓形成可加重肾小球损伤,加速肾功能损害的进展,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是常见的致残或致死原因。肾病综合征常伴有高凝状态,因此,抗凝在治疗中至关重要。而低分子肝素具有较好的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经化学或酶促法解聚而成,其生物利用度好,半衰期长且无上述副作用。本文对34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激素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4周,发现尿蛋白、血胆固醇的下降和血清白蛋白的上升更明显,D-D明显下降。推测可能由于低分子肝素改善了血液的高凝状态,抑制微血栓的形成,改善了肾小球内凝血;本身具有大量的阴电荷,有利于保护肾小球基底膜阴电荷屏障,防止蛋白漏出;可以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减少系膜组织对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压迫和破坏,血流通畅;具有扩张血管和促进脂蛋白酶释放的作用;抑制交联纤维蛋白的产生,从而使D-D明显下降。本文结果显示,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在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治疗方法,而且使用方便、容易被患者接受,安全性好。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在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观察(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