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反应平均值=(红斑形成总分+水肿形成总分)/动物数
致敏反应发生率(%)=有过敏反应豚鼠数/豚鼠总数×100%表2 皮肤过敏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各组动物精神状态、行为活动、饮食、粪便及体重变化等情况正常,亦未出现哮喘、站立不稳、休克等全身性过敏反应。激发给药后6,24,48,72 h观察:2,4-二硝基氯苯组豚鼠左侧皮肤受试区均出现轻、中度红斑,并见水肿,致敏率达100%;蛇床子醇提物及挥发油组豚鼠均未见红斑、水肿等皮肤过敏反应。
3 讨论
中药蛇床子为临床治疗皮肤病的常用药物,多以外用为主,其主要有效组分为蛇床子总香豆素(Total Coumarins of Fructus Cnidii,TCFC)及挥发油。王氏[2]综述发现外用白头翁、泽漆、毛莨、芦荟、追风草、防风、枯矾、苍耳子、没药、板蓝根、金樱子、沉香、仙人掌等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周氏[3]研究发现蛇床子超临界提取物外用有一定的皮肤光毒性。本研究未发现蛇床子醇提物及挥发油有明显皮肤刺激性和致敏作用,但外用中药的皮肤毒性仍需引起大家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 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9,238.
[2] 王 云,李林峰,陈学荣.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概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8):635.
[3] 王永辉,周 然,李艳彦,等.蛇床子超临界提取物的皮肤毒理学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12):3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蛇床子有效组分皮肤毒理学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