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对Fenton反应产生·OH的清除作用
以芦丁为对照,卟啉?荧光素对Fenton反应产生·OH的清除作用见图2,卟啉?荧光素IC50=0.50 μg·mL-1,质量浓度≥3.5 μg·mL-1时,清除率达最大,其最大清除率为63.5 %;而芦丁IC50=2.5 μg·mL-1,与卟啉?荧光素相同浓度下的最大清除率为65.6%,这说明卟啉?荧光素和芦丁一样对·O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
2.3 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在532 nm下测定卟啉?荧光素对卵磷脂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见图3,由图可知,卟啉?荧光素的IC50=0.05 mg·mL-1,样品浓度和抑制率呈正相关。当卟啉?荧光素的质量浓度为3.0 mg·mL-1时, 其抑制率高达60.5%,由此可见,卟啉?荧光素对卵磷脂脂质过氧化也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
2.4 对·OH引发DNA损伤的抑制作用
硫代巴比妥酸(TBA)可与丙二醛(MDA)类似物反应,生成粉红色物质,该物质在532 nm处有最大光吸收,采用TBA反应可定量检测脱氧核糖或DNA上脱氧核糖环受·OH攻击,氧化断裂产生的丙二醛类似物[4,6,8]。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对·OH引发DNA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见图4,加入卟啉?荧光素化合物后,DNA的氧化损伤被抑制,抑制率随卟啉?荧光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卟啉?荧光素IC50=1.5 μg·mL-1,当卟啉?荧光素的质量浓度为4.0 μg·mL-1时,其抑制率高达68.6%;芦丁IC50=2.0 μg·mL-1,当质量浓度为4.0 μg·mL-1时,抑制率为85.2%,说明卟啉?荧光素化合物能有效抑制MDA生成,对DNA上脱氧核糖的氧化损伤抑制作用较好。
3 结 论
荧光素及其一些衍生物临床上已应用于癌症的治疗等,它们也是防腐药和轻泻剂;从化学结构上分析,卟啉?荧光素属于蒽醌类物质[2,3,8,9]。本实验所用的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图5所示,它的主要活性部位是荧光素环上的羟基氢和具有共轭大π键的卟啉环,卟啉环因其具有较强配位作用也属于活性基团之一。因此,有理由认为卟啉?荧光素的抗氧化活性主要是由于蒽醌环上的羟基氢发生作用,卟啉环的活性也不容忽视。本实验研究表明,卟啉?荧光素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力,并对卵磷脂脂质过氧化及·OH诱发DNA氧化损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是一种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试剂,其相关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LU J Z, HUANG J W, FAN L F, et al. Synthesis of a new porphyrin?fluorescein hybrid and its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with amino?porphyrinatomanganese (III) by hydrogen?bonding[J]. Chinese Chem Let, 2005,16 (3):303-304.
[2]马丽,陆家政,范丽芬,等. 卟啉?蒽醌二元化合物催化DNA光断裂性质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42 (4):129-131.
[3]叶芳贵,谢增鸿. 一些新荧光探针的合成和荧光性质研究[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3,(9)2:74-79.
[4]王雪梅,张建胜,高云涛,等.姜黄素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 2008, 29(7): 94-98.
[5]魏朝良,于德红,安利住. 黄酮类化合物及清除自由基机制的探讨[J].中成药, 2005, 27 (2): 230-241.
[6]邹国林, 张帆, 欧荣. 菲咯啉铜配合物对体外DNA损伤的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45 (6): 865-868.
[7]高云涛,杨益林,王雪梅.重楼提取物体外清除活性氧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中成药, 2007, 29 (2): 195-1981
[8]CROSS C E, HALLIWELL B, BORISH E T, et al. Oxygen radical and human disease[J]. Ann Intern Med,1987, 107(4):526-54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卟啉?荧光素二元化合物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及抑制氧化损伤的作(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