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其他化合物
3.1 生物碱类
王氏等[16]从姜黄块根中分离得到1个喹啉类生物碱2-(2’-methyl-1’-propenyl)-4,6-dimethyl-7-hydroxyquinoline。
3.2 有机酸类
刘氏[29]从姜黄中分离得到琥珀酸(Butanedioieaci),环二十二酸内酯。
3.3 糖类
Masashi Tomoda[30]采用热水提取,葡聚糖凝胶-琼脂糖凝胶纯化,从姜黄水提液中得到多糖类成分,该类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增强网状内皮组织对碳的清除率作用。通过化学和光谱分析发现姜黄多糖具有以下特点:α-l-arabino-3,6-β-d- galactan,α-1,3-Linked l-arabinopyranose,β-3,4-branched d-xylose,α-1,4-linked d-glucose,α-2,4-branched l-rhamnose and α-1,4-linked d-galacturonic acid。
3.4 微量元素
张氏等[31]对各种郁金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姜黄的块根(黄丝郁金)中含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铜、铁、锌、锰、钴等,与其他品种郁金无明显差异。
此外,易氏等[32]从姜黄的块根(黄丝郁金)中分离得到阿魏酸和阿魏酸乙酯。Majeed[33]研究表明,用热水煎煮姜黄素(curcumin),可使其分解转化为香草醛和阿魏酸。
4 讨论
笔者主要对新发现的微量姜黄素类成分和萜类成分进行了综述,对姜黄素类成分的构效关系、挥发油中主要萜类成分的构成和比例进行了小结。目前认为,这两类成分为姜黄素的主要活性成分。姜黄素的药理活性主要集中在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利胆、降血脂方面,而挥发油的药理活性主要集中在抗炎、抗菌方面,与中医对姜黄的论述“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经闭、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基本一致。姜黄素类成分和挥发油类成分均为脂溶性成分,因此,在中医传统用药方式汤剂中溶出率较低。有文献报道,姜黄中的多糖类成分在免疫系统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因此,姜黄多糖也可能为姜黄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30,34]。但由于多糖类成分在化学分离、鉴定方面存在难度,因此,迄今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8分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632-636.
[2] 郑虎占.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3436.
[3] GK Jayaprakasha, L JaganMohan Rao, KK Sakariah.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 longa[J].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05,16:533-548.
[4] 夏文娟,肖小河,苏中武,等.国产姜黄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7):423-447.
[5] 李伟,肖红斌,王龙星,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姜黄中微量的姜黄素类化合物[J].色谱,2009,27(3):264-26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姜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