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腺淋巴瘤单纯切除与区域切除疗效对比(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2复发率的比较
总复发率8.3 %,肿瘤加腮腺部分切除14例全部无复发,复发率0;单纯性切除10例复发两例,复发率20%,1例1年后复发,1例19个月后复发,再次行腮腺浅叶切除随访2年以上无复发, 3 讨论
3.1 并发症的比较
选取我院近5年来腮腺腺淋巴瘤手术患者24例,行肿瘤加腮腺部分切除组并发症明显多于单纯切除者,腮腺大部分切除甚至于全切除者,术后并发症多,常见有面神经损伤(可致患侧表情肌瘫痪,表情动作丧失,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闭眼,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偏向健侧,发笑、说话时尤为明显,鼓腮时漏气,进食时液体易从口角外流,固体易嵌塞于齿颊间隙。);耳大神经及其分支损伤(可引起外耳廓及周围皮肤的麻木、刺痒、痛温觉丧失等症状,现已成为患者术后复查时较为突出的主诉,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腮腺主导管的损伤(处理不妥当可致涎瘘,增加病人的痛苦及费用);术区出现凹陷,明显影响美观尤其对于年轻未婚患者 。90年代后,国内外许多学者报道,对于腮腺肿物的腮腺的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的腺癌,行完整切除肿瘤和必要的尽量少的正常腺体组织,具有简化手术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显著优点,而不会增加肿瘤复发的机会[4,5]。李扬等也已经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术后残余腺体具有强大再生能力及代偿作用,腺体功能得以保存或部分保存[6]。Zhao等用锝放射自显影的结果显示,保留主导管的浅叶部分切除后剩余腺体的功能完全正常[7]。小区域手术可保留腺体的功能,明显减少并发症。
3.2 复发率的比较
单纯切除肿物者有2例复发,2例病例术前未行常规CT或MRI检查,B超报告为单发,其他B超提示多发或者可见增大淋巴结者均行区域切除,无复发。腮腺腺淋巴瘤是少数可以单纯切除而不复发的腮腺肿瘤,关键是掌握其适应症,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是否多发等而采取不同的术式。
腮腺腺淋巴瘤在临床上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都认为是唾液腺组织迷走到淋巴结或淋巴组织中所致[3]。多发生于腮腺,好发于腮腺后下极,位置较浅,可以单侧发病,也有双侧同时发生的病例:大部分为单个肿瘤,亦存在多个病变发生在同一腺体的情况。本文资料显示,单侧发病居多,左、右侧无明显差异,其中仅2例患者双侧同期出现肿块。手术方式分为单纯手术切除、肿瘤连同周围部分腺体切除;腮腺浅叶或腮腺大部分切除,文献均有介绍[8]。根据本组治疗结果看,无论初治者还是复治者采用腮腺浅叶切除及腮腺后下级大部分切除者术后无1例复发。术中偶发现肿瘤周围有肿大的淋巴结,资料显示在显微镜下发现这些淋巴结已部分或全部变成肿瘤,因此腮腺腺淋巴瘤如术前检查发现有肿大淋巴结其治疗方法应是肿瘤加周围腺体部分切除[9,10] 同时切除肿大的淋巴结,我们认为,鉴于腺淋巴瘤多位于腮腺后下级,多数为单发,加之肿瘤体积不大,如经术前B超及MRI证实为单发,可行单纯切除,如为多发或有肿大淋巴结须行腮腺后下部切除才能保证有足够安全缘,尽量避免过大范围切除腮腺,可保留腮腺主导管及腮腺的功能。减轻了面部的凹陷畸形,同时,手术只需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或颈面干,既减少了面神经的损伤,也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对于复发性腺淋巴瘤,则主张行腮腺浅叶切除为妥,以增大安全缘,避免再次复发。
参 考 文 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腮腺腺淋巴瘤单纯切除与区域切除疗效对比(2)在线全文阅读。
腮腺腺淋巴瘤单纯切除与区域切除疗效对比(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