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观察(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两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氯丙嗪为酚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之一[1]。体位性低血压和锥外系副反应是服用酚噻嗪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为控制症状,医生往往采用较大剂量,以产生药物副反应为剂量饱和指征。但由此带来了较多的护理问题,如过度镇静引起的嗜睡、厌食、位性低血压跌倒,严重锥外系副反应,如静坐不能肌强直、吞咽困难等,尤其是年老体弱、饮食不佳、治疗初期骤增药量的患者可能导致更严重后果[2],都给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老年和儿童患者常因药源性因素产突发事故,使临床护理防不胜防,增加很多工作压力及工作量。
阿立帕唑是一种喹啉类衍生物,是新一代抗精神病药,能部分激动多巴胺(D2)和5一羟色胺1A(5一HT)受体的活性,为多巴胺(DA)一5一羟色胺(5一HT)系统稳定剂(DSSs),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3]。绝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较为轻微,基本上均能耐受,多数患者经过解释疏导或调整阿立哌唑剂量,或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或消失[4]。
在本研究中阿立帕唑治疗组和氯丙嗪治疗组副反应比较中,阿立帕唑的副反应发生概率较低,较氯丙嗪严重程度轻,而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几乎没有。同时本研究从护理量表相比较显示,阿立帕唑治疗组患者无论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还是与人接触、认知及情绪反应等方面均显著好于氯丙嗪治疗组,且多在治疗早期就有所体现。在众多的研究中已阐明阿立帕唑和氯丙嗪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无显著差异性,临床上应用阿立帕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医疗风险,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的工作压力及难度,患者在服药、进食、康复治疗活动中,无需护士反复照顾,从而相应减轻了临床护理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沈渔村.精神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49
[2]沈渔村.精神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749
[3]吴仁容,李乐华.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3):177-179
[4]黄英民.阿立哌唑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药物与临床,2006,9(2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观察(2)在线全文阅读。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观察(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