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脊柱结核 围手术期护理
脊柱结核是指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播散浸犯脊柱的一种继发性病变。常继发于肺结核。临床上以腰椎结核最常见,胸椎次之。椎管内病灶压迫脊髓可引起截瘫。可在局部形成脓肿或窦道。针对我科20例结核病的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表现
1.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0-50岁,平均30岁,其中6例经内科会诊转入,14例门诊收入院,19例行手术治疗,1例因合并截瘫和结核性脑炎,保守治疗。结果:15例康复,4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
1.2临床表现
1.2.1全身表现 患者常有午后低热,食欲不佳,消瘦,盗汗,疲乏无力等症状。
1.2.2局部表现
1.2.2.1疼痛,受累脊柱棘突有压痛,叩痛,神经受压可出现放射痛。
1.2.2.2姿势异常 如腰椎结核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头向后仰,腰部僵如直板,拾物不敢弯腰取屈髋屈膝位,以防腰背疼痛,称拾物试验阳性。
1.2.2.3脊柱后突畸形,侧弯。后突畸形严重者,胸骨向前突出呈“鸡胸”畸形。
1.2.2.4活动受限,寒性脓肿及窦道。
1.2.2.5脊髓压迫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反射,括约肌功能障碍。
2 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脊柱结核患者因病程长,加之体质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相关知识缺乏,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耐心听取患者提出的问题,热心协助患者解决困难。向患者及家属认真介绍手术的目的及意义,解释病情及预后,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法。
2.2饮食指导 告诉患者术前充足的营养是治疗结核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体质,耐受手术。
2.3体位 脊柱结核患者须卧硬板床,卧床休息,减少消耗。
2.4用药护理 术前常规抗结核治疗约2周,向患者说明目的,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5术前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各项临床指征,为治疗提供诊断依据,从而选择最佳手术时期。术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习惯,功能床的使用方法,为术后卧床作准备。术前备皮,清洁术区皮肤,交叉配血,术晨留置导尿,清洁灌肠,术前遵医嘱用药等。 2.6术后护理
2.6.1全麻未清醒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确保呼吸通畅。
2.6.2术后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因患者手术创面大,术后可能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严密观察切口渗血情况,注意补液治疗。术后6小时内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观察肢端皮温,口唇色泽,尿量,毛细血管回流反应。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加大氧流量,加快输液速度或输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在线全文阅读。